奶茶、涼茶飲得多;粵劇、舞獅都睇得多,但我們有否理解過背後的文化價值?香港文化節將於10月20至21日主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市集》。以展覽、表演、工作坊等形式,讓公眾接觸那些時常「看得到、嘗得到,卻不知道」的本地文化歷史!
日常生活已是文化遺產
今年8月,康文署公布了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下稱:代表作名錄),涵蓋二十個項目,包括客家舞麒麟、粵劇、紮作技藝、奶茶製作等等。香港文化節創辦人趙式慶希望透過市集,帶動市民以全新角度審視一些為人熟悉的文化習俗。「以涼茶為例,這是香港人經常接觸的東西,但我們希望大家可以思考涼茶背後的文化價值是什麼。」
一連兩日的市集除了介紹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稱:非遺)的展覽及表演外,也有一系列主打的工作坊。例如,舞麒麟、獅藝紮作、功夫及木偶戲工作坊等,讓公眾有全方位體驗。「在戶外羣眾性的活動中,我們希望市民的體驗不只是睇表演。親身的參與會讓大家有更深的印象,亦鼓勵年輕人之後繼續接觸這類文化遺產。」
逐漸認識非遺項目
作為本地文化推廣教育的推手之一,趙式慶認為,自從兩年前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下稱:非遺辦)成立後,無論是市民還是文化推廣者,均漸漸加深了對非遺的認識。「早兩年我相信大部分人也說不出什麼是非遺項目,直至現在大家才開始有初步的認識。其實在世界上或聯合國裏,非遺仍是一個只有約十五年歷史的新概念,我相信這個概念還是會繼續演變的。」
然而,他承認宣揚非遺項目也有一定難度。在代表作名錄中,有一些非遺項目跟節慶有關,如大坑舞火龍、太平清醮、盂蘭勝會等等。這些節慶只會在特定場合及特定日子裏發生。因此,在平凡的日子,要讓大眾認識這些非遺項目也得靠團隊的創意,如影片紀錄或製作互動遊戲。
是次市集除了推廣代表作名錄內的二十個非遺項目,也會推廣洪拳、舞獅這些在名錄以外的活動。這些漏網之魚是否代表它們的文化價值較低?趙式慶是明確否定的。在2014年公布的《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中共有三百多個項目,非遺辦需要長時間的人力逐一審視及整合。納入代表作名錄的先後次序並不代表文化價值的高低,所以趙式慶也認為這些活動同樣值得推廣。
《非物質文化遺產市集》
日期:10月20日-10月21日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