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存於世上,歷經歲月洗刷,必會破裂損壞,或人為,或意外,這屬必然。但人始終重情。一些器物,縱使碎裂,也不想隨手丟掉,而是會想盡辦法修補,以求保存器物及其所盛載的情感、記憶和意義。「金繼」(金継ぎ),又稱「金繕」,是一種專用以修補器物的日本傳統工藝。它會混用漆和金粉,黏合崩毀器物,並彰顯其裂紋。缺失也好,破碎也好,金繼都坦然接受,視為人生之必然,更從其不完美中發掘美。
本地陶瓷品牌「素謠」創辦人文蔚珊(Eugenia)造陶八年,近三年開始研習金繼,日前更辦了首個金繼作品展。展覽開始前,到訪素謠的工作室,率先看到Eugenia以金繼技藝修補過的杯碟碗盤,安放在木枱的質樸器物。補合過的器物,遺下了灑上金粉、清晰可見的裂紋。在午後和煦陽光下,這些猶似枝椏的金色紋路,雖未至於熠熠生輝,但卻散發着一股迷人的異彩,像是凝住了那個破爛的瞬間。金繼就是呈現碎裂和時間的藝術——Eugenia說,「每一個裂、破爛的位置,都一定經歷過一些事情。修補它們的時候,除了會用其碎裂的位置呈現器物本身的美,同時將那段回憶和時間保留於此。」
歷史悠久的日本工藝
金繼並非日本獨有,中國、韓國、越南也有工匠以同樣方式修補陶瓷,然而,金繼發揚於日本,以日本工藝聞名於世,實與該國盛產漆器有關。
漆器是將漆樹樹皮汁液反覆髹塗在木頭、竹子、紙品上多次,作保護膜,以使器物堅固耐用、防水防腐的一種工藝品,其製作程序耗工需時,每件都得來不易,金繼修復應運而生。日本金繼的雛形,最早可追溯到十五世紀的室町時代,這種以生漆混合麵粉黏合填縫,在縫合處上繪漆灑粉的精細技藝,和受佛學啟發、主張接受世間萬物的不完美、缺陷與無常的日式美學理念「侘寂」(わびさび)契合,繼而發展傳世至今。
三年前,這種源遠流長的工藝也傳到有緣人Eugenia手中。其時,素謠成立約莫兩年多,看到破爛碎裂的作品年月累積,Eugenia與素謠另一位創辦人李展鴻(Matthew)就想, 可否試學金繼將它們修補?「上網做research找找,很好彩我們找到了在香港的日本師傅。」Eugenia和Matthew一人接一句說,師傅是在京都學漆,年輕也懂英語,他在香港辦的體驗班,本是介紹新派修補,以強力膠水替代生漆,以代金粉替代真金粉,達成模仿金繼的效果。
而他倆絕不滿足於「仿金繼」,屢向師傅請教真正的金繼傳統工藝,但對方三番四次拒絕,因為怕生漆引致皮膚敏感。「因為漆的敏感可以很誇張,Matthew試過兩、三個月,手部都不能行動自如。」Eugenia補充,Matthew屬偏激體質,對漆有如此程度敏感反應的為少數。最終,可料到,Eugenia和Matthew成功打動師傅,兩人跟他斷斷續續學了一年,其後再自己讀書深究,持續修練。
呈現缺憾的不完美之美
素謠的金繼作品,主要出自Eugenia雙手,而體質不合漆料的Matthew,則為她設計了簡單的蔭箱,擺放正在修補器物,讓它們在細心調控的75%-85%濕度下完全黏合。
修補過數十件大大小小的器物,Eugenia現已對金繼之美學頗有心得。她知道且喜歡金繼背後的侘寂之道,但不會刻意把它宣之於口,也不會因此而糾結修補形相成果。她在意的,是怎樣將破爛的器物最美的一面呈現。
「金繼這回事好玩在於,你一邊做、慢慢畫線時,會完全感受到它裂開的位置,哪些缺失得最多。」這是她的經驗之談,「而接觸器物、處理其裂紋的同時,它能告訴你,它適合什麼。」是金繼?是銀繼(金粉換成銀粉)?還是繪漆就罷(不在漆上添灑金粉銀粉)?「這個過程,除了修補,更是再花長時間與已存在的器物再溝通。」
每一件破爛的器物,以金繼修補的話,從開始到完成,平均需要一至兩個月時間,工序繁複費神。會付出心力修補一件破爛了的器物,緣於珍惜與不捨。「一件事物對自己有一些特別的意義,使用它的痕跡,和它的記憶特別多的時候,那些器物我便會選擇保留。」枱上的金繼器物中,有她家貓打爛的第一隻碗,有她第一次柴燒的陶製品,也有一些剛燒窯誕生就破爛但裂紋形態充滿故事的作品。
學會與裂痕共生並存
Eugenia示範金繼一兩個步驟後,問她:金繼也有修補你的傷痕嗎?聽到問題,她眼眶一熱,緩緩地自揭瘡疤。「從小到大,家人都不贊成我讀藝術」,「又或以前有很努力造的陶瓷,做得不錯,但有些朋友會說,『咁似日本城嗰隻嘅』。」這些說話有如刀刃,在她心頭劃下傷痕,而她的身體其實也有一條永不癒合的疤痕,「我有先天性心臟病,我的心口因小時候開刀而有一條很大的疤痕,」她說來淡然,「所以我也會對疤痕狀的東西,personally會鍾意。」
「你說會否因為金繼修復了這些創傷?我會視金繼為做陶瓷的一部分。」Eugenia把整個陶瓷創作看作修復自己內心的過程,每一次手捏,每一次拉坯,每一坨陶泥,都是與自己對話,但傷疤直到現在,還在隱隱作痛。她坦言,「自身至於這個環境、社會,不同的情況,還有很多東西,不一定可以修復得到。與金繼一樣,就算修復了,都不是原本的樣子。就算我很努力改善,它都不一定是我原本想要的那個樣。但就是不是原本那個樣,現在的我們,才更加有值得珍惜的意義。」
月有陰晴圓缺,物有破裂損壞,本是人世間的無常之常。金繼作為一種修補工藝,它不對裂痕多加掩飾遮蓋,反之擁抱事物的不完全,也化殘缺為美,是美學選擇,也是應世哲學。「我已經很習慣與我的疤痕相處,又或與內心的傷痕相處。怎樣面對、對待它,然後將它變成另一個樣,那才是最重要的。」Eugenia這種心態,或許正是金繼箇中思想的一種體現。
附錄:金繼工序
1 黏合碎片:沿破爛的器物裂縫髹上生漆,再以生漆、麵粉、清水混合而成的麥漆將器物黏合,放在蔭箱。
2 填縫補平:以生漆、麵粉、木粉混合而成的填縫劑填補裂縫,再將石粉加入生漆,髹上器物使其表面平滑。
3 漆繪裂痕:沿裂痕髹上黑漆,再以繪漆畫線。
4 灑上金粉:繪漆半乾時,灑上金粉,再上一層透明保護漆,稍稍打磨,完成。
(此為一般做法,Eugenia和Matthew與台灣日本的金繼老師前輩交流,發現處理細節各有差異,但都以填補裂縫、使器物修復後表面平滑為目的。)
素謠
@sowtale
素謠金繼展覽:《圓缺》
日期:即日至6月20日
地點:童窯展示廳(中環鴨巴甸街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