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O醬的起源和靈感即使眾說紛紜,被公認為最正宗最經典的口味,應該就是來自嘉麟樓。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是酒家紛紛推出XO醬的年代。蘇太名醬總監張蘇嘉惠(Patsy)也坦言,自家XO醬是參考嘉麟樓配方,「當時媽媽(蘇周艷屏)經常在自設的印刷廠宴客,於是便與飯堂大廚發哥一起研製XO醬。因為我們全家人很喜歡嘉麟樓的XO醬,所以盡量調製出口味接近的配方。」她回憶說。
XO醬也是從嘉麟樓開始擺脫「辣椒醬替代品」的身份,林鈺明師傅說:「傳統辣椒醬味道直接,以辣味為主,用途相對單一。而 XO醬的香氣豐富和複雜得多,帶有多重海鮮風味,於烹調當中為菜餚增添層次和口感。」 雖然嘉麟樓的XO醬叫作「XO辣椒醬」,但只是為了昭示當中的微辣,以免「誤導」怕辣人士,並非想以XO醬取代辣椒醬。再者,半島酒店至今未曾推出過新口味XO醬,「想吃辣,有潮州辣椒醬;想加點日式海洋風味,可以配櫻花蝦醬,都是我們自家製。」於他而言,一九八六年的配方神聖不可侵犯,稍改,在嘉麟樓便不能稱呼為XO醬。
現時坊間流行用瀨尿蝦、甚至養殖龍蝦作XO醬,「新口味只是滿足新鮮感,卻未必經得起時間考驗。即使嘗遍眾多新口味,每當提到XO醬,我們最深層的記憶,還是回到最初、最經典的XO醬。」林師傅認為,與其開發新口味XO醬,不如專注承傳嘉麟樓的傳統配方。
醬香 以瑤柱為核心
不像辣椒醬、花生醬和咖喱醬般,以名字說明主要用料,XO醬當中沒有XO干邑,它只是一個象徵矜貴的稱呼,多年來卻沒有其他名稱能取替。林師傅說:「XO醬以瑤柱為中心,加上蝦米和火腿,帶出海味鮮醇。」雖然以瑤柱為主角,卻不能表現過分霸氣,因為XO醬講求每款食材相輔相成的平衡。
林師傅認為最佳的XO醬需具備四大條件:「一,每種食材的風味都能夠在醬料中獨立、鮮明且清晰地被品嘗出來,卻又有各材料混合的味道;二,散發出誘人而獨特的醬料香氣,好的XO醬應該是一種能夠平衡各種成分風味,搭不同菜餚,讓其提鮮的傳統醬料;三,成分經過細心處理和炒製,以達至口感細膩,質地滑潤;四,採用上等食材包括瑤柱、蝦米、火腿等,製作過程不能馬虎,製作需時,否則食材就不能融為一體,影響味道。」
製作XO醬的材料不標榜多,但通過經驗大廚千挑百選,還有耐性和功夫。「所以即使公開餐廳的XO醬配方,也不怕坊間可完全複製同一水準。XO醬要經過六小時的細火慢炒,才能充分釋放食材的原有風味和鮮味,使醬料的口感更加細膩,風味更加豐富。很多人只炒幾十分鐘,水分未乾便會有霉味,容易變酸,食材香氣亦難以發揮。」林師傅採用的葱頭和蒜頭在來貨時也要有衣,「代表沒浸過水。」
至於主角瑤柱。「選擇大小中等、深色老身的北海道宗谷元貝,炒之前才去掉過韌的邊枕。元貝就像鮑魚,儲存日子愈長愈深色,海味香氣也更甘郁。」用料還有甘香無沙的上乘泰國勾蝦、幼細無饐味的香港蝦籽、軟腍無渣的雲腿芯和辣椒。「原材料非常重要,選料不用心的話,便會吃到沙粒──我說的是真沙粒。」
把嘉麟樓的XO醬當作惹味小吃,夾一小撮放入口,最令舌頭出乎意料的是口感。瑤柱入口棉滑柔潤,幾乎感受不到勾蝦和雲腿的肉質,卻又有嚼頭。口感如柴枝的XO醬,立即比下去。味道、鮮香厚醇卻不過分,用以 入饌也不怕喧賓奪主。
既是配角 也是主角
XO醬不止屬於醬料碟內,也會與新鮮食材一起下鍋,亦令下欄變上菜。說起XO醬菜式,林師傅便馬上想起XO醬啫啫芥蘭煲,想像中的香氣也叫人垂涎。「傳統上,XO醬常與中式糕點如蘿蔔糕一起搭配,或用於炒菜、蒸煮提鮮,並可巧妙創出多款廣東菜式,我們的招牌炒飯便是運用XO醬作主要食材。」
常聞說「香港沒有香港菜」,奶茶、咖喱魚蛋只能說是混血兒,大部分美食都是由區外名菜變奏而成。其實由漁港海味文化孕育出來的XO醬,便給香港味道一個平反,甚至傳揚至丹麥哥本哈根,成為多年奪得「世界最佳餐廳」──Noma的創作靈感,研發出純素XO醬(Vegan XO Sauce)。
嘉麟樓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22號 香港半島酒店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