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瀨鑊邊』與台灣閩南的『鼎邊糊』(又稱鼎邊銼),其實做法非常相似。」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張展鴻(Sidney)笑言,自己也是因參與「南大嶼保育計劃」時,才偶爾在本地村落「水口」初聞「瀨鑊邊」,「好多客家人都聽過『瀨鑊邊』,但卻不懂烹煮或甚至未曾食過。」他近年積極穿針引線,嘗試推動村民復刻「瀨鑊邊」,同時試圖歸結不同村落的「瀨鑊邊」異同,探討其社會文化意義。去年,他把初步觀察所得,與台灣苗栗客家文化組織交流,「他們對香港有相近食俗,感到驚訝。」
飲食風俗,總能反映出許多生活細節及變遷。Sidney認為,「瀨鑊邊」的背後意涵,不但反映香港與惠州一帶、這批客家人的喜好及習慣,也反映他們南下香港約三百年間、如何融入至不同族羣中。他指出,鶴佬人也有些類似「瀨鑊邊」的飲食習俗,而客家飲食中也可能滲入了些漁民文化;甚至是水口,也因為長期與周邊客家村戶交往,而累結食「瀨鑊邊」的習慣。「所以今日復刻的、落在本地的『瀨鑊邊』,也可能是客家人落戶三百年後,與本地合成的一種文化。」如混血兒般存在。
是「客」也是「主」
讓人好奇:客家人落戶多年,孰主孰客?「某程度上也算是『主』了。」所謂落戶「三百年」、「五百年」,畢竟只是一組數字;宏觀看,兩者早已融會歸一。客家人,或許曾經是客,但多年之後已經「由客入主」。這未必影響整個香港,但於某些地區已形成文化演化。「這是很有趣的一個過程!」Sidney形容說。
即使不是村內人、不是客家人,亦不妨把握時間與機會,趁有人有心有力、復刻舊日味道之時,考察舊日鄉村生活的線索,從飲食中窺探舊時的生活模式,重拾村落歷史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