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人口平均年齡漸增,長者健康問題越來越受關注。而吞嚥困難是現今長者最常見的健康挑戰之一,十分值得大眾注意。
「與普遍認知不同,其實吞嚥困難並不算是一種病,而是一種狀況。」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中大醫院)老人科專科醫生何韻施醫生表示:「其實吞嚥本來是人體的自然反應,食物從口腔經過咽喉,進入食道直到胃部,過程不需要刻意控制。然而,隨著年齡增長、神經系統疾病或結構性問題,這一過程可能變得不順暢,導致吞嚥困難。」據何醫生所言,這種情況特別容易在中風後的長者和老年性神經退化疾病患者中出現,社區內65歲或以上長者中約10-15%有吞嚥困難,而院舍中長者出現吞嚥困難的比例更達50%。
吞嚥困難的症狀和診斷
吞嚥困難最早的症狀包括進食困難、進餐時間延長,甚至咳嗽。長者可能會出現痰聲或吐出食物,部分長者還可能出現食慾下降和體重減輕。何醫生建議,照顧者可以替家中長者進行簡單家居評估:「照顧者可以協助家中長者在三十秒內盡力連續吞口水,如發現吞嚥少於三次,就有可能存在吞嚥問題,建議諮詢專業人士。」
吞嚥困難的風險與併發症
吞嚥困難會對長者的健康產生嚴重影響。何韻施醫生指出,吞嚥困難會導致營養不良、體重下降及脫水,甚至可能引發致命的吸入性肺炎。當食物進入氣管而非食道時,長者可能因此患上肺炎,特別是對於體質較弱的長者來說,這種風險尤為嚴重。此外,吞嚥困難也影響長者的社交生活,因為他們可能會因進食困難而避免與家人朋友聚餐,進而引發情緒低落,影響身心健康。
治療與管理方法
雖然吞嚥困難可能難以避免,但醫學上也有妥善的支援方案,讓長者們能繼續「活到老,食到老」。
吞嚥困難的治療以改善長者的吞嚥功能為目標。醫療團隊通常會根據長者的情況調整飲食,比如提供濃稠度適中的食物,並建議進食時應該咬小口、慢慢嚼。言語治療師會針對長者的吞嚥功能進行訓練,幫助他們重拾吞嚥能力。此外,對於無法進食的嚴重患者,可能需要透過胃部造口等方式補充營養。何醫生還提醒,部分藥物可能會引起口乾症狀,進一步加劇吞嚥困難,因此在用藥方面也需要注意,並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調整。
預防措施與家屬支持
吞嚥困難雖然無法完全預防,但及早注意進食習慣,改善口腔健康,保持營養均衡,均可以減低發生的風險。何醫生建議,家屬應該留意長者進食時的表現,定期觀察體重變化,並及早察覺吞嚥問題,此外,社會支持和家庭的理解也對長者的健康至關重要。
吞嚥困難雖然是一個常見但容易被忽視的問題,隨著年齡增長,其風險不容小覷。通過及早發現、專業治療以及社會支持,長者的吞嚥困難是可以有效管理。何醫生也呼籲市民關注身邊長者的健康,並重視吞嚥困難的早期徵兆,為家中長者的健康與生活提供支持。
中大醫院由跨專科團隊負責診斷長者吞嚥困難,團隊包含醫生、言語治療師、護士和註冊營養師。言語治療師通過提供不同濃稠度的食物,替長者進行簡單的吞嚥測試,並透過內視鏡吞嚥檢查,觀察這些食物有否進入氣管,以評估長者有否吞嚥困難,甚至有吸入性肺炎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