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時心跳加速,是正常的事,若然心跳加速至每分鐘超過一百次,而且感到心悸、氣喘、頭暈,甚至運動量比平日能承受的少,這可能有患上心房顫動(下稱「房顫」)的風險。
年長是房顫的高危因素之一,但近年房顫個案中存在年輕化趨勢,心臟科醫生余卓文教授表示,「高血壓、肥胖都是引發房顫的風險因素,而這兩項因素卻有年輕化的跡象。雖然這幾年間未必見到數字有明顯的上升,但依統計看,約八十歲的群組當中有百分之十或以上的人患有房顫,而四十至五十歲群組中約有百分之一至二是患者,所以年輕人對房顫不容忽視。」
房顫是心律不正的一種,會引致心跳加快而不規則跳動。正常心臟是竇性規律地跳動,但當連接左心房的肺靜脈 發出異常的電流訊號,並在心房內快速亂竄,便會令心臟跳動失去規律性,導致心跳忽快忽慢或無規律的「亂跳」,房顫從而發作。
永久性房顫 心跳慢到每分鐘三十次
房顫出現,多數患者會感到心跳快速及紊亂、心悸、氣促、頭暈,這是早期性(又稱陣發性)房顫的病徵。持續一段時間後,逐漸演變為持續性,可能出現呼吸不順、腳腫、肺部水腫、甚至心臟衰竭等情況。當發展至永久持續性房顫時,或會進入慢心跳周期,心跳可能減慢至每分鐘三十至四十次;另一個徵狀是停跳,心臟跳動了一下,停頓幾秒後才回復跳動,這會造成腦部供血不足而出現昏厥現象。而這類慢性房顫在長者較為普遍。
可是,部分患者可以是毫無徵兆,不易察覺房顫,一般透過定期體檢、心電圖檢測都可找到端倪。在臨床醫學上,外置式監測器是常用的診斷工具。監測器外形纖巧,將它貼在胸口位置,可進行二十四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監測心律。「少數病人用了外置式監測器仍不能確認是否有房顫,就需要考慮使用內置式監測器,體積細小,只需將監測器注射入在胸口骨架對上的皮下,就可以自動記錄心跳的情況。由於電量足夠用兩至三年,能夠長期捕捉心律出現什麼問題,做到遠程監控的作用。」余卓文教授續說,病人當感覺到心跳有異,可即時利用智能手錶或手機軟件程式做半分鐘的心跳監測記錄,讓醫生用作輔助性診斷。
新一代抗凝血藥 便利病人生活
一旦患上房顫,最令人擔心的是出現中風和心衰竭兩大併發症。目前,房顫治療以藥物為主導,針對預防中風,控制心速,維持竇性心律三大方向。新一代的抗凝血藥是現時第一線用藥。余教授指出,傳統華法林的用法有局限性,例如病人需要定期抽血,監控着身體新陳代謝的變化而需要調整藥物的劑量;它與很多西藥、中藥以及食物都會產生相互作用,干擾藥效。而新一代抗凝血藥的好處是確定了合適的劑量後,就毋須重覆調整,而且不用擔心日常飲食及其他藥物會影響藥效。「相比華法林,服用新一代抗凝血藥的出血風險較少,預防中風的療效較強,令病人有更好的保護,減少副作用及生活上的不便。」但風濕性心臟病、嚴重二尖瓣收窄、曾更換金屬心瓣的房顫病人,都只可服用華法林。
消融手術根治房顫
房顫可以完全康復?「可以,由於房顫是心臟結構性問題,需要靠藥物以外的治療方式,微創式導管消融手術是現時普遍的治療方法。」余教授解釋,將幼細的導管從病人的大腿位引入,從右心房通去左心房,用射頻或冷凍方式將肺靜脈發出的電波切斷,就如築起一道防火牆阻隔肺靜脈與心房的電流傳導,使心律回復正常。手術後,一般可以根治房顫,不需再用藥物控制心速。若然年紀大才出現房顫,或病人的心房已是嚴重擴大,在這些情況下,都不會考慮消融手術作為治療的一線方案。
余教授分享康復個案:「一位四十多歲的男病人,熱愛跑步,某天發現跑步加快時心便跳得好快,心跳加速至每分鐘二百次,感覺辛苦、氣喘,於是做了跑步運動心電圖檢查。檢查時,當跑到運動量高的一刻,就有高速的心房顫動出現,但醫生最初診斷以為是因為運動令心跳正常加速。後來轉介過來,經診斷房顫後,於是與病人商量治療方案。由於病人一向活躍好動,試過食藥,但控制心速的效果未如理想,所以最後他選擇做消融手術。手術後,不但沒有復發,還可以跑山、跑半馬,生活復常。」房顫患者,特別是年輕人,及早察覺發現,進行適時治療,房顫康復率會較大,復發率亦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