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到,「死場」作為閒置空間能好好使用,發揮連結社會的角色。除了這個以外,它還可以為其他社區持份者提供場地支援嗎?例如是青年人的創業空間。
上網搜尋「青年創業」的字眼,我們會發現目前有不少機構、基金或計劃正在進行青年創業項目,他們或是提供資金援助,或是提供行內前輩的專業知識援助,擔任「孵化機」的作用。除了資金或技術支援,同時還有空間支援,香港各區有不少價格相宜的共享辦公室,供小規模的初創公司租用。
粗略來看,這些支持在點子孵化和初步實行方面已經相當充足。那麼閒置的賣買空間還能發揮什麼作用呢?我們正是希望利用這些空間的特點,為年輕創業者提供一個後續試業的場所。
閒置的賣買空間具備的特點並不是其他閒置空間都可以擁有,例如它們很多都是開放公眾自由進入、位處低層(大多是地下一層至地上四層)、有管理人員⋯⋯它的「天賦」亦為創業青年提供接觸該區街坊的機會,試想像,假如這些閒置空間能成為青年創業的孵化基地,它能成為年青人直接接觸潛在客戶或收集街坊意見的地方;它能與社區建立關係、進行買賣、舉辦公眾活動;它亦能成為創業點子匯聚的地方,大家通過互相交流經驗及定期活動,增加社區的凝聚力。
讀到這裏,也許你會問:這些空間與商場中庭偶爾會出現的市集、展銷會、「Pop-up store」有甚麼不一樣?最大的分別就是價錢以及可租用的時長——投入初創的年青人不一定能拿出大幾千的價錢租用一日的商場位置,更不說商場的空間只可以租用數天至一個月不等。
近年來經濟不景氣,社區內這類的閒置空間似乎愈來愈多,加入多些想像及實踐,也許能改變閒置空間的命運。例如 位於油蔴地社區項目「蹤油老店」,他們早前舉辦的展覽「油蹤蹤油展」就是在一間閒置的地鋪中展出,十分少見。對比市面上常見的展出空間,這些在社區中的地鋪更貼近街坊日常,符合項目的定位之餘,價錢亦更親人。位於沙頭角新樓街的「王昌泰盒子」社區活動空間亦是由空置的老鋪「王昌泰傢俬」(前「王昌泰穀米」)改造,成為舉辦展覽、工作坊、分享的活動的空間,凝聚一眾沙頭角街坊。
又或是 英國 Pop-Brixton的例子,原身為政府的閒置用地,由50個貨櫃改造,提供各種商業、社區和零售空間,亦會舉辦包括食品和飲料銷售、零售業務、商業以及社會企業活動。他們的重點活動圍繞支持當地企業、就業和培訓 (約有 20% 的空間出租給社會企業),為當地的企業提供空間支援。
而目前創不同目前正聯同好單位(Good Lab)與在地社區機構推出的「共好市集」計劃,正在就這類的閒置空間——裕民市集進行社區實驗,希望善用賣買空間的特點讓年青人嘗試創業,與社區建立關係。「共好市集」在12月7、8日經過兩日的試業後,將會與街坊、原有檔主一同選出最有發展潛力的數個檔位,在市集營運三個月。「共好市集」在今年的12月22日正式開展營運,聖誕想與家人朋友走走的你不妨到訪觀塘的裕民坊市集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