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兩個孩子就讀的小學奉行「多考多測」,一個學期、即大約四個月內,會有兩次評估,中間還有測驗和默書。每隔不到一、 兩個月,我們一家就處於緊張的溫習狀態。
考試(現稱「總評」)安排在聖誕假期後,節慶的氣氛完美地摧殘了小朋友學習的意志。十二天的假期當中,總是要拉拉址址、半推半就才肯專心溫習一小段時間,然後又嚷著要看電影、玩遊戲機或外出吃下午茶。
「皇帝唔急太監急」絕對是我家的寫照。大兒子就讀小四,課程範圍已很廣闊。以中文作文為例,體裁包括寫作日記、 人物介紹、 便條以及寓言寫作,每種文體有特定的格式,還要注意句式和詞語運用,適當時候加上對話、形容詞甚至是諺語,令文章完整豐富。替小人兒溫習前,媽媽會備課整合,然後用方法「放入」他的腦中,再提點他在考試時適當地運用,實在是一項「中型工程」。
媽媽充滿戰意一心備戰,當事人卻總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直至某天我和爸爸提出,如果成績達到一定分數,就可以買一個遊戲,他才主動和努力了一丁點。
某天,我忍不住問:「你覺得你學習是為成績還是為禮物?」
兒子: 「禮物。」
媽:「你自己的成績,你不在意的嗎?」
兒子:「成績好時是會有滿足感的⋯⋯如果付出了努力,成績不好也會失望。」
媽:「即,如果你沒有努力溫習,成績不好也沒有問題?」
兒子:「對啊。」
媽:「⋯⋯」
當看到小人兒對自己成績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我實在非常無奈。身邊朋友常安慰道,「小朋友未開竅而已,」我總會苦笑回應一句,「希望我有命見到佢開竅嗰日。」
我希望小朋友有好成績,但更希望的是他有追求知識的熱情和心志,總害怕過分的催谷和責備會影響他學習的興趣。
於是,在小朋友「未開竅」的日子,惟有無奈地繼續努力摸索如何平衡成績和學習興趣。不過我更希望有一天,小朋友突然醒覺學習和成績是自己的責任,我只需要「陪」他溫習而不是「迫」他溫習,那樣的世界你說有多美好呢!
路仍長,跟天下未開竅小人兒的媽媽爸爸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