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何秀萍
熱門文章
何秀萍
一個女人
ADVERTISEMENT

何秀萍專欄:電光森林

14.07.2017

網上一個心理遊戲問:「獨自去看電影,你覺得是……?」,我選的答案是「最自然不過」。結果我被驗出我的靈魂國籍是法國,呵呵呵……一笑置之後不禁想到怎樣獨自看戲都被當成是一回值得研究的事?看電影於我,就如閱讀,何需有伴?反正幾多個人約同一起進戲院,電影放映中時,都只是各自看着銀幕,閱讀那光影語言傳達的故事吧!至於那些邊看戲邊聊天的人,對不起,我沒那種朋友。也許亦因如此,我寧願有戲自己看,想與朋友有共同話題,增進了解,同一電影也毋須看同一場次,只放一場又有緣碰見的,那是真的志同道合。

說到同道中人,包括可以一同外遊的朋友,而有些老友跟我一樣如果時間許可的話,都會在當地看一齣電影,也看看人家的電影院,非主流非連鎖院線的放映室是我們的景點之一。

獨立電影放映室一般都小型,離開遊客區遠遠的,或躲在樓宇的後方、最頂的一層,找得到、爬到上去才發覺票已售罄或已換畫是事前必做的心理準備,所以常常是旅程的一個即興節目,不帶期望順興而生的。這樣往往反而有驚喜。

例如有一次在柏林,原來想看的電影因被包場不得其門而入,那沒笑容但和氣的門房見到我們一臉遊客憨,便用流利的英語告訴我們有另一選擇,在步行距離內的公園裏,那晚將有一個戶外放映,我們不迷路的話應該趕得及。吾友是人肉定向儀,我倆交換了一個眼神,向門房大叔取得確實定址和方向便朝另一未知邁出急步。那是個工作天下午,街上人不多,我們一直走,街燈一盞盞亮起來。穿過一個民居區,不遠處一排排參天大樹,我們直覺公園在望了。

二十分鐘後,身邊越來越多同路人,或拖着手的情侶,或三五成羣的年輕人,都踏着輕快的步伐踩在碎石路上在我們前後向同一方向進發。這時我們都知道沒走錯路,還微微感到一份與大夥兒殊途同歸的興奮。既然有人領路,就算進入園區後燈光稀少也不怕,隨着腳步聲走便是。

左轉右轉之後,人聲和光線漸彰,不覺來到一片放滿椅子的草地,一張大白幕被撐起了,早到的人都佔了有利位置和椅墊,後來者只能坐後排沒有墊子的膠靠背椅。我們不算太遲,得到後排第一行的座位。就座後還有時間買瓶蘇打喝。

塞翁失馬,我們得以在星光下,樹影中聞着草香看了一套不錯的電影,電影有英文字幕,發生的場景還是這放影場地的同一社區,可見選片者是花過心思的。後來又知道這戶外活動其實是定期的直至天氣轉冷。我們去的時候是五月但入夜後仍得加衣,看戶外電影的人很多都自備毛毯,遊子背包隨身什麼都有所以沒受涼。如此良夜,令人難忘。

少時看法斯賓達的《柏林阿歷山大廣場》只覺德國是個又冷又硬又暴烈的地方,少女情懷感受不到歷史的殘酷、生活的磨難和情感的千瘡百孔。第一次到訪德國的大城市是科隆,只覺氣勢磅礴,古肅如常,也是敬而遠之,覺得還是花團錦簇的巴黎好,從那一年便沒再去。

三番幾次想去柏林電影節但種種原故不能成行。今天我和阿歷山大廣場都已變得很親切,不再灰暗至少表面如是。城市很大,一日只能去逛幾條街,處處都有kino,不是電影節也有看不完的電影,只怕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歐羅,然而離開前還是少買了一雙手套多看了一齣電影,又是小放映院的午夜場,就在住處的鄰近,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連餐館也有。有點像我們的藝穗會。

香港人都不出去看電影了吧?

(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