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香港主權移交滿十周年,當年我說「環保」二字是回歸以來的熱門詞彙。
聽到賣菜阿嬸說「唔使膠袋,好環保喎!」小朋友把「藍紙黃罐啡膠樽」說得琅琅上口,可見「環保」再不只是老外的玩意、中產的專利,而是眾人之事。
傳媒是很好的溫度計,見證了社會對「環保」議題的升溫。以較注重環保議題的《明報》而言,1998年,「環保」二字差不多每兩日半才見到一次;十年後,平均一日六次,增長達十二倍。大眾化報章《蘋果日報》,早年並不重視環保議題,「環保」是平均每隔十一天才見一次的「稀客」;2007年卻成了「熟客」,每日出現四次,十年間飛升四十五倍。
這樣的「井噴效應」,無非想說明香港人對環保的認知和關注,正與日俱增。把時間維度拉長一點,對比回歸二十年前後每個家庭成員平均每日扔掉的垃圾,會發覺由當年的1.04公斤,減至0.89公斤。別小看這0.145公斤,它看似微不足道,但積少成多,把14%的減幅乘以全港七百多萬人,一天下來,能減掉的垃圾便超過一千公噸。
以上數字被環保署歸類為「家居垃圾」,組成全港千家萬戶的棄置廢物數據,應該給大家一個「叻」字。
但高興之餘,也別忘記環保署還有另一個叫「都市固體廢物」的分類,那是「家居」加上「工業」、「商業」三項垃圾的總稱。過去二十年,都市固體廢物無論在人均製造量抑或棄置量上,都有增無減。前者從平均每日1.99公斤增加至2.15公斤,棄置量則由1.34公斤,遞增至1.39公斤。增長主要由商業活動驅動,結果抵銷了家居垃圾的減廢成效,同時推高整體棄置量。
香港的發展模式,仍走不出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棄置的老路,以致製造的垃圾量和棄置量持續高企。與此同時,政府卻沒有按承諾時間盡早推出「生產者責任」、「廢物收費」等相應法規,遏止垃圾量與日俱增的趨勢。
你可能會問,經濟發展毫無疑問會帶來更多垃圾。過去,這樣的想法「好正路」,但鄰近台北和首爾減廢有成,正示範了一個新想像:廢物減量與GDP增長,原來是可以脫鈎的。
(本欄目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