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乳製品,年前有一位非常友好而且有心的日本朋友,她來香港玩的時候,帶來了一份來自新潟縣的小禮物。那是一小瓶半乾乳酪口味的膏醬,有如西人的spread一樣,但混合了照燒帆立貝這個日本元素。這個醬用來拌白飯白麵通心粉,又或者乾脆直接吃味道都很棒。日本朋友把這可愛小瓶送我之時,除了叮囑一定要放冰箱和開瓶後要盡快吃完之外,還小心翼翼地往瓶子上面的招紙指一下,提示我看看上面的三個漢字,然後微笑地說:「看到這個,你應該明白裏面的膏醬,是屬於什麼味道的了。」
那三個漢字,就是響噹噹的「醍醐味」(此醬名叫「帆立照燒醍醐味」,是新潟「加島屋」的一種「洋風総菜」,即是帶西餐口味的出品)。我的日本朋友在香港居住過也工作過一段不短的時間,會寫會講中文。這三個字無論是日文或中文的詞義,這位朋友都瞭如指掌。日本今天的文化中,保留了大量古典中國的情與事,這是很多中國人都知道的事。這些好東西,被日本借用並鞏固發揚,但它們的原貌,卻早被中華民族的後人遺忘離棄。
今天,在台灣或大陸情況如何,我不敢亂說;但隨便找個香港人,問問什麼是「醍醐」,我相信十居其九都答不出來。「醍醐灌頂」可能還有些人聽過,但亦有不少以為寫出來是同音的錯體「提壺灌頂」,誤解為往天靈蓋淋冷水來清醒腦筋的意思。「醍醐」在中國典籍中常有出現,李時珍《本草綱目》中《獸部第五十卷、獸之一醍醐》便有詳細提及:「……《佛書》稱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作酪時,上一重凝者為酪面,酪面上,其色如油者為醍醐。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極甘美,用處亦少。」這當中提到的《佛書》,很可能是指最先有記載「醍醐」的《大涅槃經》。經中《聖行品》有寫道:「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穌,從生穌出熟穌,從熟穌出醍醐。」佛教用醍醐比喻「無上法味」,指那眾生皆有的佛性,也指「大涅槃」的境界,是佛教教義其中精要所在。這猶如英語中借用法文Crème de la Crème來形容優中之優;同樣是在說奶油,醍醐就是最高尚精良的乳製品,是最頂層最頂尖的,也是古時的人覺得甚為珍貴的美食材料。
而「醍醐灌頂」是比喻用最上乘的乳油,好像古印度王於登基大典之上,被四海之水灌注頭上洗禮一樣,把佛法的智慧注入腦內,令人得到覺醒頓悟,終達涅槃之境。佛教是印度傳入的,經中國傳到日本。經文上的乳品比喻,跟印度飲食大量使用各種奶製品相信不無關係。而原來日本古代,也曾出現過經中所說的「醍醐」、「蘇(穌/酥)」等食品。「蘇」更是現代乳酸飲料「Calpis カルピス」的靈感來源。(下期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