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功游說官員、企業做環保,並不容易;但長年觀察下,發覺更難推動改變的對象,很多是家人,甚至枕邊人。
不是說家人特別頑固,而是批評官員、企業,或者路人甲不環保,對方無動於中也就罷了,家人日對夜對,勸不動難免面阻阻。
利申,這方面我和太太理念相近,賢內助更多時候比我綠,但留意到不少環保L有這樣的家庭角力。也因此,最近特意挑了《熟男減碳日記》(No Impact Man)做映後分享。
紀錄片講述作家柯林貝文(Colin Beavan)發起其一家三口的綠色生活實驗─以一年為期,過不破壞生態環境的生活。簡單說就是,第一,不製造垃圾。不買即棄包裝/膠袋的產品、自備容器、廚餘要堆肥處理、尿布代替尿片等都是基本盤;除非二手,否則不掏腰包,上完廁所也拒用廁紙。第二,低碳。於是,送走家中電視、出門踏單車、回家爬樓梯而不坐電梯,乾脆關掉總掣不用電;食物非但要有機還要是素食,產地在方圓250里內。
光是一年不用廁紙,已經是話題,而這個真人實驗show發生的場景,是最能代表資本主義的美國紐約,這無疑更吸睛。不過,更吸引我的,是柯林和太太Michelle之間。
片名的No impact man說的是man,但家中另一半的woman是否有同一信念?Michelle 並非環保鐵粉,而是老公形容「從小跟着其老爸的美國運通金卡、大型遊艇、三家鄉村俱樂部一起長大」的富家女。片中,她是愛血拚、無肉不歡、不懂做飯、不踏單車,在宣揚資本主義的商業周刊當寫手的女士。
實驗前一日,Michelle盡情購物,購物清單中全非必需品,大抵是為了彌補接下來無法血拚的虛空。對她而言,正常生活應該是:購物有即棄包裝、做gym要在冷氣房、夏天打邊爐、每日飲幾杯咖啡……現在卻通通要斷捨離。
這兩口子的環保理念幾近南轅北轍,過程中互相衝擊,反思所謂的正常生活,啟發性和意義遠大於對Michelle指指點點。不劇透柯林是否說服得了太太,不過一年之後,這家人確實減少食肉獸、沒再裝冷氣、暖氣也長期處於關機狀態。至於Michelle,不用上健身房也減肥成功、同時習慣騎單車上班、糖尿病前期癥狀也減退了。
如果綠惜生活追求的是改善生活質素,不知道這又算不算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