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創不同協作
熱門文章
創不同協作
社區創新智庫
ADVERTISEMENT

午飯閒聊(1):打破「同溫層」的鄉郊復育

06.03.2024
Hermion Au及@創不同協作、 May Ma@創不同協作
Zero Lai
new

社會普遍認同鄉郊文化、歷史和產業均有其價值;至於鄉郊復育的可持續性則常被討論,經常問到的問題是:「如何讓更多本地年輕人對鄉郊文化產生興趣?」

儘管目前不難在一些偏遠鄉郊復育項目中見到年輕義工,但是我們亦觀察到一個難以突破同溫層的難題——較難吸引非傳統文化愛好者的年輕人參與。MaD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我們身邊對鄉郊活動感興趣的朋友也寥寥無幾。我們曾和「村里故事」的年輕共創團隊討論,反思目前許多鄉郊活動都以傳統文化習俗為主線,對向來不太關注傳統文化的青年,或難引起共鳴、缺乏參與動機。或許對他們而言,鄉郊就是農耕、牛屎味和蚊蟲,與自己毫無關聯。

怎樣才能連結年輕人和鄉郊文化,讓鄉郊復育走向可持續的未來?

我們邊反思邊借鑑案例,發現重中之重是建立品牌。為了向大眾推廣相對非主流的文化,部份案例選擇將其與流行文化結合,並選擇和年輕人切身相關、感興趣的切入點,塑造成更「易入口」的文化品牌。

日本綜藝節目《山旮旯睇樓團》就嘗試從Google Map上找出深山獨居的房子,不斷迷路和問路下找到這群深山居住的人,訪問他們選擇遠離繁囂的原因。這齣集冒險和故事性於一身的節目,一度創下日本所有電視台同時段收視新記錄。而在內地,樂隊「九連真人」則以音樂作為媒介,製作客家話的搖滾音樂,利用樂隊成員的個人經歷及家鄉語言,唱出同時代小城市出身的年輕人現況,引起他們的共嗚。

前年,本地電影「緣路山旮旯」通過男主角的5段愛情故事,向觀眾介紹多個香港的「山旮旯」。故事中5位女主角都住在「山旮旯」,如梅子林、大澳等,於是男主角走偏全港去約會。電影提取出每個地方的特點,營造「Long D」的感覺,使得這些地方充滿浪漫感。票房自上映後一路高開,而觀眾對每段感情的好奇心亦使「山旮旯」走入他們的視線,導演更親自帶團到「山旮旯」解說歷史。

由此可見,在傳統鄉郊文化中融入流行元素有助吸引年輕人的興趣,而除「保護傳統」以外,也可以嘗試從日常生活、愛情等生活化主題入手。我們需要用故事說好鄉郊,讓年輕人感受到自己和「鄉郊文化」這個品牌的關係。

當然,要在本地嘗試更多方法,我們尚需要思考更多問題:

  • 怎樣的切入點才會吸引本地年輕人?
  • 怎樣和村內外的持份者一齊試新可能?
  • 怎樣確保文化內涵有好好傳承?

以上許多問題尚未有答案,但我們相信必須做更多嘗試。誠邀各位,未來不妨多嘗試用創新的角度和方法重新連結年輕人和鄉郊文化,一齊找找新可能!

Hermion Au及@創不同協作、 May Ma@創不同協作
Zero Lai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