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劉克襄
熱門文章
劉克襄
嶺南慢歌
ADVERTISEMENT

想起大澳蝦皮

14.10.2016
插圖:劉克襄

七月初某天清晨,在南台灣捕捉鮪魚著名的東港。我站在碼頭遠眺外海,一艘艘近海捕撈的小型漁船正駛進港口,準備卸下凌晨撈捕的水產。此時,我的旁邊早有一羣買主,緊張地持筆端紙等候,一如昨天。

漁船快速靠岸,一箱箱滿載着淡紅漬色的白色小蝦,從新近靠妥的漁船中取出。印尼籍的漁工和漢人老板忙碌地抬到岸上,逐一擺放在碼頭。緊接着,又被急速地拉到陰涼的叫賣區。泛着晶瑩亮光的白色小蝦,長約二三公分,體色略帶透明。牠們是漁民口中的赤尾青,東港夏日常看到的近海主要水產。在香港或大陸沿海普遍稱為,蝦皮。

東港是台灣小型海蝦最豐富的捕獲區。海蝦種類多元,主要都是用來當做各種主食的搭配料理。走逛旁邊的魚市場,印象裏除了赤尾青,還有蝦猴、中蝦、白丁蝦、玫瑰蝦和櫻花蝦等。各種蝦都有不同用途,譬如蝦猴用於肉粿和飯湯,中蝦多在炒飯、板條和肉糉等食物時使用,櫻花蝦則包裹於飯團或炒飯。赤尾青是最小的一種,蝦殼清甜亦軟,一般以佐菜或養殖業餌料最常用到。過去,在香港大澳看到不少蝦苗磨成糊,製作為蝦醬,也是以此種蝦為主。

我不斷探問當地船長和老漁夫,為何叫赤尾青。他們說不出所以然。最後乾脆都說反正以前的人這樣叫,便如此稱呼,無從考證。但若照一些網路魚類資訊核對,顧名思義當可推知。此種蝦類的尾部具有類似星狀的紅色斑點,故漁民以赤尾青(星)稱之。牠在不遠的旗津又有另一名字,臭青。林園地區則以草尾星蝦稱呼。整體論之,牠是產於沿海河口的小型浮游性蝦類,在台灣因地而有異名。

東港的赤尾青為何有名,主要是此地鹹淡水交界,水質清澈。這也讓我聯想到大澳村的環境。以前在此旅遊,走在巷弄間,經常看到棚屋曝曬蝦皮,有時也有中蝦,以及類似櫻花蝦的赤米。我因而研判,蝦皮或許是少數大澳本地還有撈捕的水產。但要購買時,還是得打探清楚,不少大陸進來的,往往混充於裏。

赤尾青雖是東港重要水產,但論及蝦子,一般人想到的都是櫻花蝦。此兩種剛好可以做一有趣的對照。赤尾青主要分布於淺海、河口等地,櫻花蝦則棲息於較深的海洋。兩種產量都算豐富,屬於近海重要漁獲資源。如今也有季節管制,避免過度捕撈。

每年六月到九月,屬於櫻花蝦管制禁捕期。九月底,赤尾青減少,大部分漁民已先轉換網具,做好改捕撈櫻花蝦的準備。此一捕魚循環行之有年,奠定了在地海洋資源永續的方法。

跟我口述的老板有艘船,這時節固定清晨四五點出海撈捕,八九點回來。漁工周休二日,算是穩定而合理的勞動業。我們閒聊時,一箱箱滿載的赤尾青被拉拖上岸,隨即在主持拍賣者的喊叫下,快速進行標價。買主會檢視赤尾青大小決定價格,寫上價碼的白紙隨即蓋到貨物上。最後由主持者掀價,喊最高者買走。

眾買主如是一箱箱鑑定、議價,約莫十點,買賣底定,蝦貨紛紛取走。碼頭便空無一人,靜寂下來,只剩下一二貓隻。漁工回到附近的工寮休息,船主也去找友人喝茶,或到廟寺捻香保平安。

赤尾青具有高蛋白肉質,容易融化,運上來時都會加冰塊保低溫。但蝦價錢較低,不值得靠機器烘乾。因而交易完後的赤尾青,隨即運往港口邊的柏油路鋪灑,直接在大太陽下曝曬兩三小時。

此時,只見戴着斗笠的婦女,先在馬路鋪上塑膠布。搬出一桶又一桶的蝦子,迅速用手灑散,頓時整條路都倒滿蝦子。鹹鹹的海風,以及充裕照射的陽光,有此雙重天然加工處理,這款赤尾青成品才夠味,是最靚的蝦乾。

去夏見過此一撈捕和曝曬的艱辛過程,日後在大澳看到曬蝦,自是深有感懷。兩處不相干,隔了千里的海港,因為赤尾青,因為蝦皮,奇妙地串聯出美好的共通性。

(隔周刊出)

插圖:劉克襄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