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是到處可見的鳥類,許多香港人在鄉下想必都有此經驗。只是如今回顧,郊野已不復見,麻雀好像減少許多。
究其因,大量水田消失,恐怕是造成麻雀消失的主因。早年稻米二收,夏初和秋末,稻穗金黃成熟了,水田旁邊經常集聚成千上百的麻雀,等待殼粒掉落。牠們吱喳不停,彷彿要參加一場嘉年華會。水田沒了,牠們當然做鳥獸散。
我在台灣生活也有同樣感觸。如今走過鄉間,偶而看到六七隻集聚,都不禁莞爾。情境一如遇見許久未見的老朋友,總會駐足好些時間,觀看牠們的來去。
麻雀真的大量銳減了嗎?真實情形倒也未必。很多動物隨着環境的變遷,確實會減少,甚至滅絕,但麻雀顯然克服了這個困境。牠們機伶地隨着環境改變,在生活習慣上發展出不一樣的行為。儘管農村的面積在縮減,短短幾十年間,麻雀跟人類一樣學會了適應城市生活。
人類為何偏好到城市居住,因為那兒生活便利,可以賺取更多錢財。麻雀移往市區棲息,同樣是為了取得食物,生活上相對地減少了許多危險。
天氣也是一個重要條件,寒冬時節城市氣溫往往比郊野高三四度,麻雀為了避寒自然會選擇在街道躲避寒流。更何況,天氣一冷,郊外幾無食物,城市的任何角落反而容易找到。食物一充裕,繁殖的次數亦增加。
這一情形也非香港才特殊,而是所有大城市都有此演變。在台北,城市的孩童反而比鄉下孩童更熟悉麻雀,因為小時在公園玩耍,經常看到麻雀前來索食,甚至還餵食過。
另外,還有一重要原因,鄉下的農藥噴灑問題嚴重。許多地方為了獲得較好的收成,往往大量噴藥,藉此抑制蟲害。麻雀連帶受到波及。譬如,屏東有些種紅豆的地方,以往農藥下得特別重。紅豆未收割前,有些田裏死去的麻雀竟可堆到如小山高。
麻雀遭受迫害也不只是現在。幾十年前,麻雀在大陸被指控為專吃穀類的害鳥,因而慘遭大量獵殺。等到後來,許多害蟲出現,大家才注意到麻雀除蟲的功能,其實遠大於啄食的稻米。後來甚而有捕捉麻雀,做為餐桌上的佳餚,索性這一濫捕亦遭到批判。
麻雀有一綽號厝鳥,原來牠喜歡在農村住家的屋簷下築窩。如今在城市環境,牠們找到更多隙縫、涵洞和冷氣窗口。九龍城、深水埗和大埔墟這些老舊市區,反而是城市麻雀集聚最多的地方。牠們不再像過去偏愛啄食稻米,或者捕捉昆蟲。進到市區,牠們變成廣泛雜食的鳥類,在一些餐廳小店的門口,甚至公園、街道等環境,只要地面掉落任何可食用的麵包、餅屑和葉菜等,都會圍過去搶食。
從麻雀生存的演變,我不只是看到某種鳥類生活型態的改變,還可以藉此對照諸多動物的城市行為,包括人類的生活。從鄉村指標鳥類,快速演變為現代城市的代表鳥種,麻雀的動向和數量,委實值得更多關注。
前些時,香港舉行首次麻雀普查,讓常見鳥類繼續常見,便是很好的活動。過往麻雀是否比現今多,很難有一個準則,但現在正是着手調查的最佳時機,日後才有一更確切的數據做為基礎。
這次普查出來的結果,跟我預期的差不多,麻雀雖然喜愛在城市棲息,但並非每一種環境都偏好,太新的城市街衢,牠還不一定喜愛。多半是老舊的環境,反而愈容易集聚。主要還是歸根於食物,老舊市區攤販多,飲食餐飲店亦多,牠們比較容易取得,又能遮風避雨。金碧輝煌的大樓過於亮麗,時時在清理打掃,麻雀便不容易找到生存空間。
人類創造出來的各種生活環境,麻雀無疑是最能適應的鳥類。不論城市鄉村、荒野公園,隨時都可見到蹤影。牠們能廣泛地分布全世界,相信那接近大地的暗褐色澤,以及一年繁殖好幾胎的能力,都是成功的因素。而香港的高密度發展,還有麻雀的棲息演變,其實非常適合做更進一步的調查和研究。
今日麻雀,明日人類。麻雀這堂課,仍有不少值得我們繼續學習的地方。
(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