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蕭欣浩
熱門文章
蕭欣浩
廚聞食誌
ADVERTISEMENT

坐低飲啖茶

朋友約我去飲茶,當然沒有不去的理由,夾夾時間,看看地點,食蝦餃,吃腸粉,是不少香港人的飲食習慣。有時得閒,想去歎杯茶,點心逐樣叫,餐牌慢慢睇。長輩講得無錯,歎茶就是要「歎」,歎普洱、歎點心、歎報紙雜誌,反正就是坐到不想再坐,談到不想再談,便施施然埋單離場。現在到酒樓的朋友,「歎茶」的比過去少了很多,大多都是只相約「飲茶」,三五朋友,幾籠點心,聚首圍 一枱,當成一餐飯,開心嗎?現在能見面聚舊,實體交流,得心存幾分欣慰,因為日常也有不常的時候。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我好幾次到酒樓,確切體驗「灌茶」的情況。茶壺一來,不待茶葉浸泡,已經斟好幾杯。點心隨手剔劃幾個,點心紙順手遞到放茶的侍應手中,點心來得快,吃得更快,三兩手腳,風捲殘雲,茶灌幾杯,籠收幾個。趕時間的朋友急着合十離開,未吃完的點心,好幾次有意無意被強行收走,因為食客停手就是吃飽,吃飽就應該早早離開,離開才能騰出空位,空位用來填塞新的客人,客人如輪轉,輪轉出亮眼的生意,生意好是老闆的目標,目標由侍應執行達成。

2820siu

看看朋友傳來的訊息,地方新裝,茶具講究,是近年興起的品茶店,不是往常食飯灌茶的地方。「精品」二字,吸引不少客人,從過去「求快、求新、求抵」的追求,一躍至享受閒適、尋找自我的過程,加上「食物靚擺、環境靚裝」,自拍能從影像上提升個人品味,就能輕易變成長紅店。「精品」咖啡店已經遍布各區,「精品」茶店也愈來愈多。朋友邀約的那家叫「茶療」,位處屯門,只供預約。朋友去過好幾次,我最終一次都沒有去成,只能從帖文了解品茶的過程,自斟自飲,自歎自在,睇書睇景,人往人來。

茶沒喝成,看相已能知道大概,回想起十多年前,到台北開研討會,晚飯後好友意猶未盡,帶我去茶店。茶店開得很晚,印象中營業至凌晨,茶店是西式裝潢,店內不少是正裝未換的上班族,大家各自點一壺茶,就可以傾談一個晚上。茶店的消費不算便宜,用上的茶葉相對較好,因為餐點為次,茶為主的味道自然被放大好幾倍。我們深夜離開茶店,已算是早離座的一羣,上班族要談的瑣事很多,換上香港「打工仔」,有這樣一個容許久坐、可以暢談的地方,一樣會是茶水滾滾、話題滿滿。

我最終「品茶」成功,同樣多得朋友邀約,到灣仔的「茶莊」。「茶莊」有售茶葉,品茶環節需要預約,目標是品嘗茶葉湯品,過程限時,不設久坐。茶師安排試茶講解,說明茶種、產地、香氣,泡嘗幾種烏龍,自己較愛「鴨屎香」,又名「銀花香」,味道較青澀。最後嘗到「意想洋甘菊」,添加菊花「百日紅」,沖泡出來的茶湯呈粉紅色,喝下去是菊花青葱的味道,塵囂也似被洗滌了幾番。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