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歷史博物館是最精采的博物館之一,走在展廳中,隨時都能迎面撞上一件國寶。上周我去西安小遊三日,在「陝曆博」看到了多件以前只在畫冊上反覆欣賞的珍貴文物,其中包括「五代青釉提梁倒灌壺」。
倒灌壺是中國傳統中的一款情趣酒具,其最大特點是頂部不設開口與活蓋。這種壺的壺身自頂至底渾然一體,配有提梁,流嘴自一側斜出,只在壺底面上開個小孔,用於灌酒。原來,壺身內暗藏着巧妙結構:小孔之上接有一條圓形空心豎管,筆直樹立,高度接近到密封的壺頂。同時,流嘴在壺壁內也接有一條空心長管,貼着壺壁向下延伸,至接近壺底處打住。
在灌酒環節,這種壺有着另類的方式,需要把壺身完全地倒過來,向壺底的小孔內緩緩注酒。其實,古人是充分利用了「連通器液面等高」原理,因為接連流嘴的圓管的末端接近壺底,當壺身上下顛倒的時候,圓管末端就處於高位,於是,注入壺內的酒液緩緩攀升,但始終位於圓管末端的高度之下,自然就不會洩露。然而,一旦看到壺外的流嘴開始流出酒液了,那就說明壺內達到了基本灌滿的程度──酒液已經高過圓管末端了,開始匯入圓管,沿着流嘴外洩。這時,便可以停止灌酒。
然後,把酒壺翻轉回來,恢復正常狀態,此際,由於連接壺底小孔的豎管的頂端接近壺頂,壺內酒液的平面低於圓管頂端,所以,酒水也不會經由壺底孔洩露。由此,便形成了一個不帶頂部開蓋、卻能灌滿美酒的酒壺,只要傾側壺身,便可由流嘴出酒。
倒灌壺至晚在唐代就已出現,此後歷代流傳,巧匠們像製作玩具一樣,賦予這種特型酒壺種種別致的造型,甚至在「文革」中,唐山還生產有蘋果造型的彩瓷小倒灌壺,壺嘴藏在一片綠葉裏,很是可愛。
宋代以來,倒灌壺出現在酒席上,僅僅是為了引發人們的驚奇,增加聚會的樂趣。不過,人們最初發明它,大概是為了攜帶方便。這種壺不易發生洩露,因為灌酒口開在底部,也能避免灰塵、雨雪等落入壺內,一旦以金屬、皮革等材質製成,便很適合長途旅行或短途出遊時使用。唐代文人章孝標有一首《少年行》詩詠道:「平明小獵出中軍,異國名香滿袖薰。畫榼倒懸鸚鵡嘴,花衫對舞鳳凰文。手抬白馬嘶春雪,臂竦青骹入暮雲。落日胡姬樓上飲,風吹簫管滿樓聞。」
詩中描寫了英姿勃勃的唐代年輕軍人的形象,他一大早就和朋友們一起騎馬馳出軍營,隨意打打獵。這位軍人看來出身豪門,英氣之中夾雜着貴公子派頭,一襲鳳凰紋的花袍經過熏香,散着鮮明的貴重香氣,胯下白馬如雪,手臂上則夾着獵鷹。另外,馬鞍畔掛着一隻倒灌壺,壺嘴做成鸚鵡的形狀(「畫榼倒懸鸚鵡嘴」)。這是多麼漂亮而又帥氣的青春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