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孟暉
熱門文章
孟暉
食藝談
ADVERTISEMENT

手提茶杯遊江南

11.07.2019
用幼細的竹絲編織包裹壺身,這曾是晚清貢品的工藝。
用幼細的竹絲編織包裹壺身,這曾是晚清貢品的工藝。
用幼細的竹絲編織包裹壺身,這曾是晚清貢品的工藝。

G20大阪峰會的晚宴上,俄羅斯總統普金自帶一隻灌了熱茶的保溫杯,成為最惹公眾興趣的花絮。大陸的購物網站再次發揮兵貴神速的特色,當晚就有不同網店推出「普金同款保溫杯」,蹭名人熱度賺點小錢。

看到保溫杯,我總想起當年和同事們一起拎着自製「手提茶杯」遊西湖的時光。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特有的應對生活的手段,上世紀九十年代,內地人的經濟能力有限,不得不處處精打細算,在每個細節上都設法省錢,就是果醬瓶之類的帶蓋玻璃瓶,用過之後也捨不得扔,而是將其二度利用,於是就有手工達人想到,用玻璃線──即彩色的塑膠細線──編紮出帶過梁式提手的杯套,把閒置的玻璃瓶放到杯套內,變成「可攜式燜茶杯」。這個點子一出,立刻風靡全國,各種「自由市場」都有地攤擺滿大大小小的彩編杯套,大家可以拿着自家的空瓶去攤上試配,找到一個尺寸正合適的。很多攤主還可以根據你拿來的瓶子,給你量身編製一個套子。玻璃線編的瓶套成本很低,價格便宜,於是,這種瓶套加玻璃瓶的組合,就成了九十年代前期最為流行的杯具了!妙的是玻璃線瓶套傳熱慢,能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所以,這種大眾自發研製出的便攜杯,也可以說是保溫杯。

我到北京藝術博物館參加工作以後,學着同事的樣子,弄了一個雀巢即溶咖啡瓶配上杯套,這樣,即使在忙碌工作中,也可以提着自己專用的一隻帶密封蓋的大「茶杯」四處走,隨時喝一口乾淨茶水,又方便又舒服。96年,由館長帶隊,全館同事前往江浙學習兼旅遊,上海外灘,西湖孤山,紹興魯迅故居,寧波天一閣……無論到哪裏,浩浩蕩蕩二三十人的團隊,每人手提一個帶彩套的玻璃瓶,瓶裏灌滿熱茶水,看看周圍,遊客們也大多如此,如今回想起來,真是那個時代特定的生活景觀。

不過,沒幾年,這種自製手提茶杯便遭淘汰,代之以現代工藝的保溫杯。可是,隨着消費能力提高,年輕人時興喝冰鎮的飲料或礦泉水,認為這才是現代生活方式,以至保溫杯在內地一度是「中老年生活方式」的代名詞。我就一直嫌棄外出帶保溫杯累贅,隨時買冰涼的瓶裝水多省事!直到去年,我發現,保溫杯裏的熱茶不僅適口,而且提振精神,比冰水舒服多了,所以重新恢復了攜一隻便攜杯出門的習慣。讓年輕人驚奇的是,近來,好萊塢明星興起了自備保溫杯的風氣,因為這樣做不僅衞生、健康,而且環保──瓶裝水產生了太多塑膠瓶,對環境非常不利。

所以,當年和同事們手提着玻璃瓶改裝的茶杯遊江南,其實無意間踐行了環保精神呢!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