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聞報道,兩位航天員景海鵬、陳冬進入空間站「天宮二號」以後,天天都可以泡茶喝,我竟有些莫名的興奮。人類在太空中喝茶了!
如今,茶葉是全世界最普遍的消費品之一,但在歷史上可並非如此。在宋代,茶葉便頗為緊俏,以致那時的人形成了獨特的飲茶方式,在我們今天看來,顯得怪異而又陌生。從南北朝到唐代的漫長時期內,飲茶之風逐漸確立。到了宋代,這一生活習慣已經從上層社會普及到中層階級,包括城市中的富裕市民、鄉村的地主與富農。同時,北方的遊牧民族領略到茶葉的重要性,他們以肉食為主,缺乏蔬菜,茶葉中的豐富營養正好彌補了這種飲食方式的不足,於是,遼、金兩國也以各種方式從宋朝獲取茶葉。消費需求猛增,但生產卻一時難以跟上,這讓茶葉供應不足,那個時代的人便根本不可能像今天這樣隨意地喝茶。
在宋代,殷實人家會把買來的茶葉碾成細粉,然後兌入同樣碾細的各種糧食粉中,貯存在茶罐裏。要喝茶時,就舀出適量的混合粉,放在茶碗內,以當時的「點茶」方式,沖泡出熱飲。南宋人陳元靚編有一本生活實用知識書《事林廣記》, 其中就記載,「蒙頂新茶」是五斤細嫩白茶粉配五両枸杞粉、半斤炒過的綠豆粉,同書還推介有「法前香茶」,竟是五百錢上春嫩茶與一斤綠豆、十両山藥的比例!
因為糧食粉多,茶粉少,這種混合粉的「茶」肯定茶味不濃,喝起來味道寡淡。宋朝人想出的對策,是添加香料!「法前香茶」便是把蒸熟綠豆粉、茶粉、山藥粉和在一起,再添加半錢龍腦半錢麝香,並反覆舂打均勻。更有甚者,同書的「腦麝香茶」一方乾脆把內裹龍腦或麝香殼的紙包放在混合茶粉盒裏,以這種方法讓茶粉熏息鬱烈。
在那個時代,製茶業會把茶葉與適量的糧食粉兌在一起,製成茶餅,供給宮廷、貴族以及士大夫階層,這樣,上層社會飲茶時,直接將茶餅敲下一小塊再碾成細粉即可。《事林廣記》錄有一則「造臘茶法」,恰是將好米蒸到爛熟,與碾細的茶粉拌在一起,舀入茶模子內,用木槌砸實,經焙乾後形成茶餅。在當時,茶餅製成之後,一律會用油膏刷在表面上,所以茶餅的外觀竟呈現青、黃、紫、黑等不同的色澤。讓人驚訝的是,專門入貢宮廷的茶餅,會在油膏裏摻入少許龍腦,以「助其香」(蔡襄《茶錄》)。如此的貢茶一旦入口會是什麼感受,沒有經歷過的人大約很難想像。
蘇軾《十拍子》「暮秋」一詞中詠及飲茶,道是「玉粉細烹茶乳」,正因為待沖泡的茶粉中混有比例很大的糧食粉,所以呈白色,故而形容為「玉粉」,點成的茶水也白而稠,略如牛奶,於是有「茶乳」之喻。如此的「茶湯」,還飄散着麝香或龍腦香,與明清以來的飲茶方式真是距離甚大。如果真有這樣的一杯宋式茶捧到面前,我們大概很難喝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