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活習慣,乃至一個地方的風俗,很大程度上是由環境塑造的。北方人有初春時節吃「開河魚」的講究,就是氣候影響的結果。
過去,長途運輸又慢又貴,如果生活在內陸地區,那麼吃到海產魚的機會比較小,主要是吃「河魚」,也就是河流湖泊裏的魚。在北方,一入冬季,河湖上結了厚實的冰層,捕魚便不那麼容易了,所以一般人家到了冬天便很少有魚可吃。北國的嚴冬會持續兩三個月,這麼長的時間裏,魚沉在冰層下的河底,處於冬眠狀態,不食不動,體內的穢物逐漸排出,而所貯存的脂肪則慢慢消耗掉,肝糖也得到轉化,便自然地變得肉質肥美、細嫩、純淨。待到春天來臨,冰雪消融,河面上的冰層化凍,用北方人的話說是「河開了」,此際打撈上來的魚便是「開河魚」。大多數人已經有一陣不曾吃到魚,這些在冰下長期靜靜潛伏的魚兒又是那麼香嫩可口,有真正的「魚味」,號稱「賽人參」,於是,解凍的日子裏吃開河魚,就成了年年都要把握住的生活樂趣。
每年陽春三月,是黃河開河的日子,也是這條長河的沿岸人民喜嘗開河魚的日子,內蒙、山西、陝西都把黃河開河鯉魚當作美味。其中,山西河曲縣的開河魚在清代盛期時曾經作為貢品,年年都要進貢到北京,做熟後出現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膳桌上,因此這裏的開河魚格外有名。不過,清代皇帝很矯情,規定每年正月就要吃開河魚,可那時正是三九隆冬,河冰厚凍啊!顯然,河曲縣民只能是費力氣鑿開黃河的封冰,由冰窟窿裏釣上魚來,完成進貢的差事。這些魚送到北京之後,除了宮廷內享用,皇帝也會把一部分賞賜給王公大臣,以當時的條件,能在寒冬吃到大河魚,可算稀罕了。
如今交通發達,又有現代冷凍技術,人們一年四季都能隨時吃魚蝦,不必非等到某個日子解饞,按說,開河魚不像往日那麼有魅力了。不過,那些傳統上以開河魚出名的地方,都極力利用這項生活傳統發展旅遊業,在河邊建起民宿、酒店、度假村,甚至開闢生態旅遊景區。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的樹林召鎮位於黃河「几字灣」的中段,還別出心裁地策劃出一個「開河節」來吸引遊客。春回大地之時,人們都非常樂意與家人、朋友、同事到河邊湖畔住上幾天,吃吃魚,看看花光樹色,所以,年年春天,吃開河魚都能吸引大批遊客,是很有號召力的旅遊項目。
然而,今年不知疫情何時才能結束,吃開河魚的享受,只怕在這個春天要暫時叫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