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從台灣學者及教育專家的身上,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校教育需要改變,不只是課程要改變,教學方法要改變,老師的心態也要改變。
以往,老師往往會認為班上只有一、兩個資優生,所以,老師根本不用特別照顧這類小眾,因為老師是為「大眾」服務的,既然大多數的同學都「想」聽書,老師便只需依書直說,事實上,在這教學方法下,每年應屆學生也可順利升班或畢業呢。
但如果我們有用心觀察身處的社會,我們會發現隨着社會日益多元化的發展,社會上不再單一只需要語文能力強或數理科的奇才。我們會渴求善於溝通的調解員,善於烹調的料理師,善於運用圖象及色彩的設計師,善於打遊戲的電競手……這些人從何而來?就是學校。所以,我們需要改變,為學生營造一個多元的課程。
在一連三天的講座中,台灣的學者介紹了不同的課程設計、教學方法給我們這些香港的老師。其中一個頗有趣的教學設計是:老師教授古文《桃花源記》時,只派發參考資供學生分組討論及自學;然後,學生再按不同角色身份進行分組任務,例如有些組別需要以導遊身份向同學介紹文中的自然環境及風俗習慣,有些組別則以資訊科技設計題目考核同學對該篇古文的理解程度,有些組別會以「售樓書模式」畫出文中的豪宅,簡單而言就是按學生的多元智能進行學習。表面上,老師不用教,實際上,課程設計及準備工夫一點也不少。
會上,有香港老師坦言,在香港緊迫的課程,緊張的課時中,這些都不切實際。
但台灣的學者反問我們,我們當老師的就是想學生好,如果沒有時間,就一學年只為學生做一次吧!這也不算太難吧?你們沒有忘了當老師的初心吧?
這時,我們都安靜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