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已經不止一次,問她最不想聽到父母說的話是什麼?她都給我同樣的答案:就是「大的一定要讓小的!」
「為什麼這樣不喜歡?你很討厭弟弟嗎?」
「是啊,因為他的出現,好像搶了媽媽對我的愛。媽媽天天都說,叫我要讓弟弟!但為什麼每一次都是大的就一定要讓小的?為何弟弟不可以讓我一次……」說着,她已是熱淚盈眶。
素來,手足之爭是父母最頭痛的話題。為了減少彼此之間的紛爭,父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誰哭就誰贏,或者大的一定要讓小的。
哭鬧就能贏得這場爭吵,看似最快捷方便,卻是在縱容孩子哭鬧。這一代的孩子都很精靈,屬於「挑通眼眉」之輩,怎麼不知道用哪一種方法最能贏取父母的心。還不如待孩子哭鬧過後,才跟他好好傾談處理。
至於「大的讓小的」這個老招,只會讓手足的猜疑誤會更深,大姊姊哥哥心底那「弟弟妹妹的出現掠奪了父母的愛」這糾結,可是易結不易解,至成長後仍難以釋懷呢。
當然,也有一派的說法是「父母先別介入,看看孩子怎樣處理」。那也得看孩子的年齡,稚齡的孩子未必懂得處理紛爭,動輒就動口(甚至咬人)或動手(打人),這些都是要大人即時介入調停。
其實,手足之爭通常都是需要父母介入打圓場的。為什麼?因為他們通常都會爭持不下,要求父母介入,為人父母的請務必公平公正,讓雙方都有發言申訴的權利。對那個「先撩」的一方,一定要警戒甚至小懲(如減少他的玩耍時間)。至於願意道歉退讓,多走一步握手言和的一方,可以多加欣賞鼓勵,讓孩子看到這是父母接納的應對方法。
不過說到底,還是在平常日子,讓孩子珍惜手足之情。千萬別偏心某一個,讓孩子知道每一個兒女都是爸媽疼愛的,無分彼此,將來長大了更是可以互相扶持,甚至可以好好照顧年邁父母的好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