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黃家正
熱門文章
黃家正
正一大師
ADVERTISEMENT

黃家正專欄:音樂語言

30.06.2017
網上圖片
transposr9138204
transposr9138204

音樂可以什麼都不是,但音樂不可以不是一個語言。

那不是「音樂是世界語言」這些陳腔濫調的說法,而是音樂真的是一個語言。它有自我組合的語法,表達意思和情感的用途,音符節奏旋律裏蘊藏着作曲家千絲萬縷的內裏情感。而且音樂絕對是由人創造的,所以永遠是絕對主觀的。演奏者依照着作曲家的指示,奏出「正確」的音符,有點兒像閱讀一位古人向世界是寫下的情書或宣言,帶點兒自戀的向聽眾在空間中傳遞訊息。所以音樂人,很容易有怪癖。

帶有字句的歌唱音樂固然容易讓人明白,你聽得懂音樂的語言,但你讀得到你的文字(哪怕是翻譯)。你不用透過抽象的「非文字聲音語言」來得到你的訊息,甚至你可以不用聲音入去讀得明白。我們不用古典樂曲來做例子,試想想那些流行曲,完全不聽音樂,只讀文字。怪怪的,有沒有。嘿,你現在明白為什麼我們不可以沒有音樂吧?

你想得對了!問題不是你不知道,問題在於你明不明白音樂這個語言。不明白的話,有什麼用呢?說實話,就算我寫多100,000篇文章,甚至一邊彈一邊解釋,應該也沒有多少用。我可不可以用中文解釋法文的聲音意思?可以,也其實不可以。最終其實你也需要去聽哪個音樂,有一天進入那個世界,得到那些不能解釋的東西。

有些人喜歡將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比較,我便覺得其實很簡單。流行音樂是今天的人寫給今天的別人的音樂情話,古典音樂是昨天的人寫給昨天的自己,留下給明天的世人聽的無字宣言。你需不需要聽昨天的人宣言?可能不需要。但那些人很自大,他們寫給世人聽,卻從不理會有沒有人聽過。

你有沒有聽過舒伯特?去聽聽。

你很幸運,很多他的音樂,他自己也沒有聽過。

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