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畢明
熱門文章
畢明
Finer Life
ADVERTISEMENT

畢明專欄:你怕老嗎?

16.04.2018
180416_%e7%95%a2%e6%98%8e_fb-og
180416_%e7%95%a2%e6%98%8e_fb-og

曾經《西藏生死書》風靡一時,對很多人醍醐灌頂,就算不頓悟、都頓思「死亡」,不再把它視作遙控或忌諱之事。「我們總有一天會死;其次,我們不知何時或如何死,而我們就把它當做藉口,延遲對死亡的正視。我們就像小孩子玩捉迷藏一樣,蒙住眼睛以為別人看不到我們。」

死亡以外,我們太遲去思考去認識,至一天被突襲,令有些人忽爾傷感,驀然手足無措的,可能是:老去。

忽然像遇溺一樣,年老衰弱從四方八面淹來,水位瞬間急升,如何掙扎也祇能勉強把頭浮在水面,腳已再踮不到地,回不去了……

有五十多未「登六」的前輩,一次飯聚十分抑鬱,從未見他如此心口墜大石,原來他家中兩老身體開始欠佳變壞。但他傷感的也並非生離死別之預期,卻是赫然從兩老身上看見自己。這面鏡照得很殘忍傷悲。他說得很清楚:「從他們身上,我忽然看見自己的將來,我是從來沒有想過,我變老時正是這樣,我也會有這一天」。一個在風雲事業上戎馬半生,在自己一路打來的江山指點多年的achiever,這一刻才終於停下,望一望已經老花的前路,和祇升不降的血壓。

「富則多事,壽則多辱」,莊子很少欺騙我們。

祇是老去其實從沒突然發生,是一直在發生,是我們選擇不在意、不懂得或拒絕理會而已。年輕的同義詞是大安旨意和肆無忌憚,上天很公平,大部分人都有過年輕得百無禁忌的飛揚。但飛揚不會一世。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寫:”Thou know’st ’tis common; all that lives must die, Passing through nature to eternity”,從來是何處惹塵埃的平常事,合該泰然。未能,祇因心理準備太少。

老羅斯福總統對老年的智慧看法最管用,”Old age is like everything else. To make a success of it, you’ve got to start young”。

早些學「死」,早些學「老」,事半功倍。趁後生,早學早慧。

我第一樣學到的,就是別怕它。從年紀很小開始,幸運地我很早接觸到死亡,於是一早想「死」,思想「死」這回事。別怕死,別怕老,因為,冇得怕,怕又係死,唔怕又係老,不如不怕。況且這個劇情老早已劇透,從出生一天寫在前頭,要一直拒絕再忽然喊驚,好像有點不夠體育精神。再況且,40歲相對青春是老,50歲相對古來稀是嫩,皺紋若能相逢優雅,歲月是可愛的。

讀到一個英國八旬伯伯的真人真事,他叫Kenneth Small,三年前81歲了,65歲退休前,是個工程師。退休後,他不願意生命就此荒蕪,更相信自己骨子裏是個畫家,於是他覺得那個時候機會來了。老,是他的機會。他反而有時間,去忙自己喜歡的,讓自己忙,便不會寂寞。從未學過畫畫的他,一天逛Bowes Museum時,看見意大利畫家Canaletto的著名風景畫(The Bucintoro on Ascension Day),作品中有些地方他不喜歡,更覺得自己可以畫得比大師更好。於是他把自己的睡房變成了畫室,開始了畫一幀5呎7呎、仿Canaletto的巨作。很多很多個月後,他完成了,把他不喜歡的都改成自己喜愛的,又加入幾隻飛鳥,送多兩隻狗吠雀,在威尼斯運河的貢多拉上,因為他覺得好玩。

完成後,大滿足,不為什麼,因為想。之後他又畫英女王的肖像,也仿其他名畫玩玩,樂此不疲,日子充實。

老不可怕,可怕是老而無聊,唔知做乜。廢青沒有什麼好氣餒,莫欺少年乜乜乜,起碼你還是「青」;廢老就慘了,老,還自覺廢,是深淵。有沒有想過,做些自己喜歡的事?Hate something,可以change something;Love something,可以do something。

不讓自己覺得廢,歲月就不會忽爾晚。「怕桑田、未變人先老」,怕得幾多?”Old age had distilled her down to her essence”不是更好嗎?

沙特說「人生是徒勞的激情」,橫掂都係死,我會說一場來到,至少激過,盡情過,做自己喜歡的,改變不喜歡的,到老都係。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