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畢明
熱門文章
畢明
Finer Life
ADVERTISEMENT

畢明專欄:總之也是圓

03.01.2020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冬至,要吃湯圓。元宵,要吃湯圓。中秋,要吃湯圓。

一年至少有三個指定日子,一定要吃它來團圓團圓,也好。我對糯米本就有點偏愛,愛它黏黏韌韌的,一韻糯香米氣。由是糖不甩、糯米糍、日本的草餅,祇要餡料不太甜,顏色不太豔,我都喜歡。

但鹹的糯米,除了生炒糯米飯、粢飯,其他什麼炒年糕我都不愛。糯米糰,還是甜的好。

《後漢書》曾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事,擇吉辰而後省事。」漢代官員為了慶賀「冬節」通通放假一天,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全人類收爐,親朋以美食相贈,穿新衣相互拜訪,歡樂地過這「安身靜體」的節日。明朝則有:「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湯圓,除了團圓,還代表休息,多好。

好奇找湯圓的起源,見網上資料不多,我索性翻《辭海》找找,給連繫到「粉圓子」和「浮圓子」去了。很多人都知道湯圓和元宵的相似和分別,卻很少見有提到浮圓子,原來也是湯圓。

宋朝周必大的《元宵煮浮圓子》詩序:「元宵煮食浮圓子,前輩似未曾賦此,坐閒成四韻。」他說前輩未曾為此作賦,似說在宋之前,並未流行元宵吃湯圓?

清朝乾隆皇帝弘曆也作了《元宵煮浮圓子》一詩,說元宵的飲食和節日風俗:「美擅團圞節,名傳燈月筵。 清風同說餅,嘉夜煮浮圓。」看來宋、明、清三代元宵煮湯圓團圓是錯不了的。

有說這習俗始於閩南,一個窮家庭近冬至前母親病死了,為籌斂葬費被迫賣女葬母,女兒知道後昏了,父親慌忙買碗熱湯、幾個糯米圓灌她喝醒。賣到富人家後,女兒冬至掛念父親,便在家中大門掛兩個糯米圓,希望父親看見後來和她團圓。是耶非耶,不得而知了。

自從發現了台灣的巧丘湯圓,以傳統古法,純米磨漿,每到「湯圓節」我便會額外快樂。

古法水磨米槳,即自製糯米粉。先把上好糯米浸水一天,後連水把糯米磨細,磨好的米漿讓之靜置、待糯米粉沉底,然後用棉布袋裝好已沉澱的米漿,置重物讓多餘水份慢慢自然滲出,點滴是時間,最後得出糯米粉糰。做法有點像日本清酒的「袋吊」法,不過清酒要的是吊出的酒液,巧丘要的是布袋內吊走了水份的粉糰。

如此費工夫製成的糯米粉糰,搓出的湯圓皮特別細緻、幼滑、軟糯,但據說因太花時間也只能在幾個重要的團圓節日才做,賣完即止。餡料有紅豆、黑芝麻及花生三款口味,都好吃,那粉糰肌理的細滑,米味的糯香,是罕見的,我會煮點黑糖桂花甜湯來放。他們的紅豆餡特別選用台灣屏東的原生「萬丹紅豆」,粒粒飽滿,香味濃溢,質感酥鬆,本來獨愛芝麻餡的我,連他們的花生紅豆味也愛。

幾時有緣有幸,遇上這湯圓、浮圓,總之也是圓,記得試試,讓美味與唇舌及心靈團圓。

隔周刊出

圖片由作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