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 1948年,一張從香港飛往澳洲悉尼的國泰航空機票,要多少錢?
你又猜,1976年,一個太古城585呎單位,28樓連天台的,售價多少?
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中,作家劉以鬯說過:「那時雲吞麵3毫半一碗,我寫一千字,可買十碗」。每一千字可得三塊半塊錢稿費,每天寫一萬三千字,他們「夫婦於70年代尾,以十多萬元一次過付款方式購入太古城樓花,600呎實用面積單位,居住至今。」
這,是口述歷史。
有沒有證據?原來有。在太古集團的香港歷史檔案。
幾時開始,香港人愈來愈在乎這個城市的過去,太珍惜曾經的細微和風景。昔日香港,由建築到人文風貌,由海岸線的時代滄桑,到大街小巷的生活風情,都希望保留記取。
小時候,我完全對珍惜和保留沒有概念,記不起到了幾多歲,開始稍為明白「珍惜」這個觀念,應該是「失去」教曉我的。小學雞的我開始喜歡看父母的舊照片,聽他們想當年。
比利時畫家/作家Erik Pevernagie說:”Even if we have bad feelings about our past and it causes a sense of alienation, it belongs to our history. Its benchmarks are stored in the granary of our mind and crucial evaluations for the future cannot be made without consulting the archive of our memory. 《Not without the past》”
歷史,是我們思想的糧倉。我走進太古的香港歷史檔案中心,這是個做research的好地方,吃了一個琳琅滿目的自助餐,找到了很多香港回憶,一些我不知道,卻很想知道的曾經和變遷。檔案,紀錄了我們從怎樣的過去,如何走到這樣的現在。
有些企業、有些產品、有些服務,原來這樣建構過一部分香港,一部分歷史,一部分生活,一部分我們。企業的掌故,里程點滴,流着城市的血液。
我喜歡廣告,我記得電視裏的廣告歌,唱着「太古方糖,最夠份量!」在香港歷史檔案中,有一系列太古糖的老廣告,莫名的心中湧起一陣難言的興奮。是舊情綿綿嗎,又不是,1962年的廣告,我遠未出生,談不上情。但見那些廣告,那種美學、那種語氣個性構圖風味,太可愛了,像看見爸媽的舊照片,明明不認識,卻滲陣陣親切。
我的故鄉是銅鑼灣,我在那裏成長,銅鑼灣的發展史,永遠叫我神往。畢業後我在糖廠街/太古坊上班,先後三次,這區的幾許改變,從煉糖廠和船塢變成甲級商廈,從黑白照片,到彩色海報,我看得津津有味。
大學時代,我有一半時間是在圖書館渡過的。看書、資料搜集、做功課論文,還有拍拖,和上班。喜歡看書,加上不少叫人或愛或恨的厲害人物,都曾是圖書館員,如Benjamin Franklin、Marcel Proust、Lewis Carroll和毛澤東等,課堂之間之後,我便去大學圖書館上班。
不是一般圖書館員,我在館內一個特別部門工作,專門管理Microtext(縮微文本)和CD-Rom。那時上網技術還未普及,傳取速度又慢,上網要在家中拔掉固網電話線,用56K上網的,找參考資料極不方便。把書本、舊報紙雜誌、學者文章製成縮微文本存檔,方便收藏。整整一個月的報紙,一卷月餅般大小的microfilm便可裝滿了。我永遠記得幫不同人從檔案中,找到自己想要、讀到自己想知的東西,那張面孔上的喜悅。
“Our archives are treasure troves–a testament to many lives lived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way we move forward. They contain clues to the real concerns of day-to-day life that bring the past alive”,蘇格蘭著名作家 Sara Sheridan說得太對:檔案是寶藏,見證許多生命曾經如何活過。
所以看紀錄片《消失的檔案》,反思歷史,發覺六七暴動檔案,在香港歷史檔案館的複印本幾乎全部消失,只剩下21秒的影像,才特別震撼。
“Let us save what remains: not by vaults and locks which fence them from the public eye”。太古香港歷史檔案中心,像一間私營的公共圖書館,供對內研究,也對外開放,為太古也為香港的航空、實業、飲料、貿易、地產等豐富歷史檔案和文化遺產收編、修復、存檔。我得見以前的排版、裝裱、打印技術,看見可口可樂曾是穿西裝戴珍珠頸鏈喝的,看見1948年一張香港飛往悉尼的國泰航空機票,盛惠$2200元(夠買半個住宅吧);一張1976年太古城價單,列出585呎單位,28樓連天台的,15萬8,賣字為生的作家,買得起。
張愛玲永遠不會錯:我們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