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畢明
熱門文章
畢明
Finer Life
ADVERTISEMENT

畢明專欄:真人show沒告訴你的真理

04.01.2019
2617_ming1

人類史上、電視史上其中一個最偉大的發明,絕對是一個里程,同時是一個瘟疫的,可能是:真人show。

說好的”real”(真實),到底有沒有發生,都別忘記它最後還是一個show。是一個表演,有一個舞台,便有設計,容易賣弄,刻意戲劇,還可以有多真?

劇集,就算改編自真人真事,到底也是貨真價實的「創作」;完全的電視劇,更是如真包換的「虛構」,明刀明槍,假買假賣,導演一 “cut!”,各單位重回現實又折返人間。

有了肥皂劇,長年長播,角色人物與眾一起生活,入屋入肺,同喜同悲,與電視迷一起成長食粥食飯。這種「斯德哥爾摩症狀羣」式播放相處,被譽為有效填補都市空虛和現代寂寞:People with no life peep into other people’s fake lives”。睇咗當生活咗。

《America’s Next Top Model》、《Project Runway》還有《粉紅救兵》等等等等,直至各單位開到荼蘼,再翻渣再荼蘼。以毒舌真性情馳名於世的已故美國演員Joan Rivers說”I hate reality shows that are not reality”,擺明向假真人show發炮,也說明做假真人show根本存在。

也有說應該把真人shows分類,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如《Top Chef》這些節目,是關於「才藝和競賽」,不是一味播弄人情是非,沒那麼多「真」人之間的恩怨猜忌,扯頭髮拉後腿,是比較誠誠實實的真實競技。

「真」,是否又代表一切;真,是否一定好睇?

如果是,CCTV閉路電視豈非是最好看的節目,屋企樓下保安時時享受娛樂遠勝魚樂無窮。

我傾向同意Sandra Bullock的想法:”I’m not a fan of reality shows, but I am a fan of people who use their brains and skills and hard work to outsmart people”。這確是很多煮食真人show的賣點,由日本的《Iron chef》到英國的《Masterchef》,我都曾樂此不疲。

最近Netflix加入戰幃,貨架上加入了《The Final Table》。作為Netflix鐵粉,我自然不會錯過。有過眾多電視劇、不同電視類型製作的成功,Netflix出品已差不多保證必屬佳品,至少不會是「伏」。加上飲食節目紀錄片《Chef’s Table》的成功,《The Final Table》無懸念期待。

首先,它刻意端出另一種煮法,就算是reailty show,也不重複其他人做過的。視野上,要國際化,要高端。它集合世界各地廿四個已成名甚至摘了米芝蓮星的廚子,組成二人隊伍,對決其他十一隊高手,不是一國之內之爭,也沒有業餘生手的份兒。一輯十集,以國家地區為單位,每集主題,要廚師即場比賽第一回合先煮dish-themed的料理,如西班牙的一集,大家比賽煮paella,日本一集煮懷石、意大利一集煮pasta,參賽者必須即時發功雙劍創作。二人隊之組成,成員可以一起工作過的伙伴,可以彼此是大家的粉絲惺惺相惜,更可以是陌生人,唯煮食理念相同的一對。首回合的評判團由國家「大使」組成,可以是權威食評、名人名模、美食作家等。輸掉的三組再戰第二回合ingredient-themed料理,這回合由該集國家的星中之星名廚評分,每集淘汰一隊至最後看誰是最強。

由比賽的明星廚子,評判是星級評判,到巨星級名廚品評加持,看概念、看製作、看排場架勢、看人選陣容,《The Final Table》是關於星光熠熠,關於高度,定位似乎是「殿堂級終極cooking reality show」。

好看嗎?我差不多一口氣煲完十集,看見所謂”global culinary competition”,全方位還是老樣子的「男性白人主導」,多元化和性別平等還是夢,但這是該被詬病之處,還是反映了現實的真?

最好看是創新和保留真髓的思考和平衡,既想突破正宗,又不至離題萬丈,最弄人;難得side dish是看不同國籍評判的表現,日本代表總是客客氣氣,隱惡揚善,喜誇張讚好,法意西班牙的,卻敢於批評,不吝指教,給建設性意見。

還是意大利食評家Andrea Petrini說得好,多創新、多花俏、擺盤再精緻,最後還看煮出來的食物好不好吃。再炫目,到最後,技巧要為味道服務,才是料理的真相和真章。技巧,是為了真,製作節目、食物、做人,道理,如是。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