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起,創不同開展社區健康實驗室項目,測試「社區健康解方」(Social Prescribing)如何活用跨界及多元的社區資源,創出舒緩香港長者孤獨感的解方。項目期望設立社區連結員(link worker)的角色,為長者個人化地設計及配對適合的社區資源,提出孤獨解方。(詳情可見前文了解社區健康解方)
見到標題你或許會質疑,真的人人可以做社區連結員嗎?我先說答案:我們認為只要有心,經過適當訓練,不同背景、年齡均可成為社區連結員(下稱連結員)。而這看法是來自我們於社區健康實驗室訓練連結員以來的心得。
整合各國的經驗,我們認為連結員的角色不只是介紹適當的資源,更重要是全方位地認識個別人士的情況,並且為其專門地設計適合的解方。比起醫護人員或社工,連結員有更多時間與個別人士(例如每位長者)深入認識,亦有時間接觸不同的社區資源,從而提出解方。這些解方不只會善用現有的社區活動,讓個別人士參與其中;亦會嘗試更多可能,例如為喜歡動物的長者聯絡動物組織,開發一個全新的寵物義工計劃。
連結員的中間人角色極為重要,因此在招募連結員時,創不同團隊花上不少功夫了解每一位報名者。
我們認為,在選取連結員時,「Value」(價值)和「Attitude」(態度)是最應衡量的,最後,我們招募了20多位來自不同界別的連結員,他們年紀不同,既有想多探索社區工作的學生,亦有想回報社區的退休人士。大家的共同之處就是:回應長者孤獨感抱持認真態度,相信善用社區資源能提升健康,以及擁有願意持續投入的心態。
知識和技巧,則是訓練應關注的部分。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我們強調溝通技巧、健康知識和社區知識的培育,也提供與長者夥伴互動、落區考察的環節,希望促進關係建立、深入認識社區。大部份連結員在完成訓練後都表示溝通能力有所提升,有信心應用學到的技巧。儘管連結員並非專業醫護人員或社工,但他們亦有能力和長者建立深入的關係。我們也觀察到,在訓練過程中,連結員希望更深入認識長者,會自發地邀約長者結伴,參與長者的日常活動。連結員之間亦經常透過WhatsApp群組,主動互相分享社區資源的最新資訊!
因此我們相信,只要有心,人人均可成為未來的連結員!其實,坊間現有的不少計劃也有相類的角色,例如精神復康的朋輩支援員、地區康健中心的個案管理、鄰舍互助的樓長。若我們嘗試串連當中的「個人陪伴」、「社區資源」、「日常健康」這幾個元素,並額外加上「個性化設計」,就正正是社區連結員。我們期望透過接下來的社區健康實驗室,進一步整理連結員的角色及所需訓練,建立同盟並找到如何共同推動社區健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