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早前看了《鐵幕下的童年》動畫試片,是導演Ilze Burkovska Jacobsen自傳式作品,講述蘇聯極權統治下拉脫維亞女孩的反戰回憶。對戰爭的歷史不算很熟悉,但總想了解更多當時人們在極權下生活的情形,常不自覺就會挑了相關的電影看。
聽聞導演用了九年時間製作,皆因未能從官方取得與童年記憶相符的片段,因而選擇了以動畫呈現,再配上少量歷史片段及真人現身說法,冀望能盡量還原童年的黑暗歲月。女主角自出生就面對極權的統治,從小接受歌頌政權的洗腦教育,政治宣傳亦無處不在。一心想成為記者的她,為增加日後入讀新聞系的機會,十分火熱地投入學校的少年軍訓練。同時,相信依傍着最大的陣營,日後便能為母親帶來更好的生活。但一切就在她於花園發現埋藏在泥土下,德國士兵的屍骸而轉變,令她對身處的「現實」,產生懷疑……
其中,影片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憶述一次寫作考試,女主角朋友寫道,覺得戰場上的士兵,為着沒有自由的地方犧牲,很是徒勞。說出真話,卻惹來痛斥。鏡頭一轉,已屆中年的當事人在鏡頭前憶起往事,不禁流下淚來,說這是不能磨滅的傷口。女主角當時也因着這事多了反思,後來轉念感到要上女子軍事課很不妥當,不願被訓練為上戰場的工具。她因而聯合其他同學寫信請求校長免除,最後成功爭取,以上急救課代替。
每一個改變,總源自微小的個體,踏出的一小步。堅持追求認為對的事,或許就是每個個體力所能及的。後來,拉脫維亞聯合愛沙尼亞及立陶宛,以眾志成城的信念,手牽手組成長達六百七十五公里的人鏈,震撼的場景引起國內外關注,加上從前一直的爭取,兩年後脫離蘇聯。想起女主角在動畫中說過的一句:信念能超越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