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防疫政策漏洞處處,導致新型肺炎疫情反覆,卻要由食肆、市民和地球埋單。食肆不准堂食,人人都要買外賣。一個人還可以自帶一個飯盒,但是一家幾口,有時未必有大量適用的器皿,無可避免要使用塑膠餐盒。就算自己買餸煮飯,除非去街市,如果要去超級市場,各種食物也要面對大量無謂包裝。
買外賣,並不代表要即用即棄。膠杯、膠盒、飲品杯蓋、湯碗蓋等等其實都可以洗乾淨再回收。塑膠分別有七種編號,膠樽通常是一號或二號、飯盒是五號、杯蓋通常是六號、有些速遞公司膠袋是四號,發泡膠是三號。假如遇上沒有編號的膠製品,例如膠樽包裝紙、紙巾包裝、叮叮食品膠袋等等,其實都可以當成七號廢膠回收。
在街上或大廈見到的三色回收桶,的確是方便的回收方法,但是營運商不時被傳媒拍到,將回收物直接送往堆填區。況且,三色桶只能回收膠樽,其餘號碼的塑膠該往何處去?
民間曾自發設立「不是垃圾站」,每個月或每兩個星期收集一次廢膠,是值得信賴的回收點。不過運作上全由義工負責,加上疫情關係,一定要相當有心才能夾啱日子時間。
「不是垃圾站」各區分佈地點如下,由於各站運作時間和方式不同,請留意各站的Facebook專頁更新。
元朗 (不是圾圾車)
沙田
馬鞍山
上水
東涌
梅窩
屯門
荃灣
長沙灣
觀塘
土瓜灣
鴨脷洲
堅尼地城
跑馬地
大坑
筲箕灣
石澳
長洲
南丫島
坪洲
另一個回收選擇,就是政府外判給非牟利機構營運的「綠在區區」,回收中心不止收廢膠,也收玻璃樽、四電一腦、慳電膽、書本、衣物等等。用心良好,但是推展速度極其緩慢,至今仍然只得九個地區設有回收中心,部分選址亦頗為偏遠,甚至遠離民居,有違鼓勵市民回收的原意。如有需要,可以留意自己居住的地區有沒有相關服務,中心亦會定期推出流動回收服務。
綠在元朗
綠在屯門
綠在葵青
綠在深水埗
綠在大埔
綠在沙田
綠在觀塘
綠在東區
綠在離島
即使沒有疫情,假如一個二人家庭願意花心機回收,大半個月下來,家中已經會儲起一大袋可以回收的塑膠,數量驚人。每一次拿着一大袋廢物回收時,總是心情複雜,一方面是慶幸減少了堆填區的廢物,另一方面又責怪自己為何不能減少用膠。
回收治標,走塑才能治本,真正減少廢物。都市人生活節奏急速,有時可能是一時大意,忘記帶上重用膠袋或環保袋;有時可能是貪方便,不想帶着重甸甸的飯盒出入。然而,當你開始認真回收每一件用過的塑膠,要在家搵地方儲起回收,你會發現,用少一個就慳多少少位,然後可以遲少少先拎去回收,可以遲少少才面對天人交戰。當回收期可以愈隔愈長,也就代表自己的人生膠度減少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