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趙麗如
熱門文章
趙麗如
港媽如話
ADVERTISEMENT

父母的幽默感:「孩子,請用腳挖鼻!」

29.10.2021
趙麗如
圖片由作者提供

會笑的父母,總比只會「黑面」的爸爸、媽媽容易與子女溝通;會與子女一起大笑的父母,更能建立密切的親子關係,令他們過快樂童年。

我的孩提時代,媽媽只跟我說過一個笑話,至今竟然仍然記得:「有人志願當懶人,遂到偷懶學校拜師,校長請他內進,豈料那人要等風吹開大門才肯進入,校長指他根本不用入學卻已經畢業,貴為一代懶精。」幾十年後,對媽媽當時講這笑話的神態表情,我仍歷歷在目。我當時最愛看《讀者文摘》的「開懷篇」及港產笑片,自己跟自己笑。長大後,因為新聞及法律的學科訓練,我成了嚴肅的代言,只會講黑色笑話。

不過當上媽媽後,學會原來教導子女,幽默感很重要。子女讀初小時,我經常請他們不要挖鼻孔:「唔好用手唔該,去攞張紙巾啦!」說了很多遍,沒有改善;家嘈屋閉;屢勸不聽。不少家長好友提醒,對着初小以下的子女, 一件事平均要說二百次的。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一次,細孖又不經意在餐桌眾目睽睽下「採礦」,三名子女察覺我目不轉睛凝視細孖,似乎預期我破口大罵。我真的按捺不住向細孖方向發炮:「喂,又用手挖鼻!」三名子女屏氣凝神,不知何故,在那繃緊的氣氛下,我衝口而出:「叫咗你唔好用手啦,用腳嘛!」全家哄堂大笑,細孖更報以一個頑皮的眼神,作狀豎起一隻腳,假裝用來挖鼻。那次後,細孖少了用手挖鼻孔,也沒有用腳,只是每次他想挖,便想起那句「用腳嘛!」,然後嘴角偷笑。

跟子女功課時怒火中燒,以往我會怕自己情緒失控,「逃離現場」冷靜一下。現在我會營造反高潮:子女以為我會罵,我卻冷酷地說:「您就好啦,有個又靚又錫您的媽媽跟您的功課,要珍惜呀!」孖仔本來幾乎在顫抖等候發落,豈料聽到媽媽自吹自擂,反了白眼,哈哈大笑起來,大孖還反問我:「您呀媽唔靚又唔錫您又唔跟您啲功課咩?」我才知道在我的爛「gag」最終竟拖了家母進去。

細孖用手揉眼睛,我會說:「您跌咗嘢喺地上,快啲執。」細孖問:「我跌咗咩呢?」我爽快:「眼珠!再捽眼,一定跌出嚟啦!」,細孖眼睛笑成一字,然後把身靠向我撒嬌。

英文、中文錯字笑話亦容易令子女捧腹:我見過一間公司的傳真首頁把「Message」打「Massage」、有學生把「Public interest」打成「Pubic interest」、有人的名片把「碩士」打了「碩土」。在我的拋磚引玉下,子女分享課堂笑話:同學把普通話的「水餃」說成「睡覺」、一大堆「小學雞」式的屎尿屁笑話……只見他們說得眉飛色舞、口沫橫飛,又笑得合不攏嘴。這時,家長要報以「很好笑」的反應鼓勵鼓勵。畢竟子女初學分享笑話,最忌當然是「無人笑」!

幽默感是可以培養的。當上家長後,我逛書局,買兒童書時,會加入笑話類別,偶爾又會在網上搜尋兒童笑話,有空會看看,好讓必要時以笑話「招呼」子女或他們的朋友。為子女的童年注入後天的開懷基因,讓他們常常大笑。長大以後,他們仍然會記着童年與爸爸、媽媽一起度過的歡樂時光的。

趙麗如
圖片由作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