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麼是「DNI」?如果你「Google」一下,多數彈出「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國家安全?非也!我想分享的是子女社交媒體中常見的「Do Not Interact」, 即「唔啱傾就唔好聯繫我,唔該!」
所謂「DNI」,即活躍於社交媒體包括 「Twitter」、「Instagram」等的年青用戶,喜歡在介紹自己時,加入「DNI」,列明如果你喜歡什麼,或不喜歡什麼等等的話,請勿跟我互動,即大家會「唔啱嘴形囉」;頗帶有未交往,麻煩先花點時間「睇睇我個Profile」,然後非誠勿擾之意味。
這也令我想起中學時,即八十年代,同學會問你喜歡譚詠麟還是張國榮,然後互相嫌棄對家的粉絲,嚷着不做朋友,或狂數人家偶像的不是,或試圖影響對方令她們「轉會」。又或是女同學們都在課室公然討論擇偶條件,例如「要年長過自己、高過自己及賺錢多過自己」。不過,現在社交媒體,尤其「DNI」,似乎把每個人資料電子檔案化、公開化。
用家一般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帳戶「Profile」列出「DNI」,亦有年輕人使用一個能製作簡單「website」、名叫「Carrd」的工具,展示「DNI」,有人甚至以「Google drive」詳列 「DNI」。那究竟我們的新一代,多數「DNI」什麼?
例如有劃清界線應援團,「DNI」列明你如果「stan」,即「對明星瘋狂且死心蹋地地支持或不支持某星,就不要跟我互動」:「You do not stan Mirror, you stan Justin Bieber, you stan SUJU」等就不要聯繫我。當然有宣示世界觀類:「You make racist, homophobic, xenophobic, etc. jokes, believe in blackwashing.」,似乎非常討厭任何形式的歧視,很有世界公民的包容。我看後,心存疑問:「誰會公開承認自己歧視人?」或許,他們年輕一 代,的確會坦白並且尋找大家也喜歡歧視某些社羣的人來交往?有趣!
又有朋輩或年齡分層的「DNI」:例如寫明如果你細過十四或十五歲,或超過二十二歲不要跟我互動、你長了暗瘡或你喜歡食巨無霸等等,通通不要和我做朋友。如果你隨意找一些社交媒體帳戶的「DNI」來看,你會發現,不少年青人的「DNI」列表「水蛇春咁長」,有些甚至將自己的個人病歷,例如正患情緒病或者個人資料列出,如果資料屬真確,相當危險。
我是七十後、一個年過半百的大媽,一直認為交友在過程中的慢慢互相從言行中,了解一個人最有意思,始終「日久才見人心」。我從來沒有經歷先「睇咗你個Profile」那種方法。我不用自己成長年代的做法,批評現在的年輕人,只是認為「趣致」及令我反思:用戶既然知道其他人帳戶的名稱、資料等很大機會未必全部真實甚至完全虛構,但同時又列出自己不喜歡的人、事或價值,到底是真心渴望尋找一個「啱傾」的,還是要宣示一些被朋輩認同的價值或資料?這些愛恨分明、希望被了解或認同的「DNI」會否因應年齡、經歷或跟思想、喜好完全相反的人交往過而改變或互相影響呢?未認識先「落閘」可能是更省時、有效的交友法?我尊重。
不過,作為家長,我會希望教曉子女在網上要懂自我保護,不應放太多個人資料,也不要太容易相信其他人列出的全部資料。始終,「齋講」,零成本,也未必會身體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