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香港老番
熱門文章
香港老番
約翰百德
ADVERTISEMENT

約翰百德專欄:旅行的書

下道基行《十四歲與世界與邊界》的封面,背後是香港的住宅大廈,大館當代美術館及Michi Laboratory出版,2019年。(圖片由作者提供)

我今年看過最精緻的藝術項目,要數日本藝術家下道基行的《十四歲與世界與邊界》。這本由秋山伸設計的漂亮小書印有中、英、韓三語,收錄了來自日本、南韓、台灣和香港的少年心事,是一項六年計劃的成果。

去年年底,下道基行與香港藝術家鄧國騫以一個簡單但令人動容的意念在大館舉辦聯展。他們探討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斷以各種真實與想像形態出現的「邊界」。邊界可以是國界,可以是圍牆,可以是窒礙進度、改變與創意的想法。邊界也可以是另一個人,又或一條實體道路,又或一條憑空想像的橋樑。邊界更可以是恐懼、偏見或意念。邊界可以停止或限制,又或是一項需要跨越的挑戰。一般來說,我們需要認出什麼是邊界,才可跨出越過邊界、勇往直前的第一步。酗酒或濫藥可說是極端但常見的例子,要從中復原,便需先完全承認自己早已成癮。邊界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處,面對富挑戰的邊界而能作出深思熟慮的回應、冷靜承認,正正就是「常識」或像成人一樣的成熟理性。

下道基行《十四歲與世界與邊界》的封面,背後是香港的住宅大廈,大館當代美術館及Michi Laboratory出版,2019年。(圖片由作者提供)
下道基行《十四歲與世界與邊界》的封面,背後是香港的住宅大廈,大館當代美術館及Michi Laboratory出版,2019年。(圖片由作者提供)

下道在各地的學校課室舉辦了多場工作坊,他跟十四歲的年輕參與者分享了自己對邊界的看法。他解釋說:「一個中學生的心思總是會游移不定,而我認為原因之一是他們對接受成人社會的『常識』,還處在欲拒還迎的邊緣時期。他們的話語中具有『對常識的疑問與反抗』,我想探討的就是這種感覺。本計劃是在中學課室內與他們的對話……」

藝術家在這些工作坊中與同學討論,請他們想出不同的邊界,再寫出一段關於個人邊界的短文,再選出部分文章刊登於《明報・星期日生活》的連載。很多同學都提到事業、學業、朋友、家人或自己的外表等明顯切身的關注。有同學寫道 :「因為我的腿很粗,常常覺得出門的時候,不管穿便服還是校服,都總會有些不安。」

有些同學則更為深入,幾乎表達了個人情感:「表姐很快便會到澳洲去了,我再不可以和她一起回家––感覺真是寂寞。但我不可以跟她說『不要走』。」

另一些同學則道出了心理或思想形態上的邊界:「叔叔死了,大人都在哭,可是小孩都沒哭。小孩平時常常哭,大人都不哭。可是為什麼有人死的時候,都是大人在哭呢?是因為他們以前都在一起生活嗎?因為是家人嗎?於是我對於這種時候,其他小孩也應該一樣,為何小孩不哭,反而大人都在哭,產生了更多疑問。」

這本書並沒有公開售賣,也不會在書店中出現。它是免費送出的,下道設下一個條件:收到書後,你要把自己的名字和地點寫在封面上,讀完之後,要把書傳給下一個人,而他也需要在封面上寫上自己的名字,這個過程將會不斷重複。希望這本書經歷很多以後,可以飄得很遠,環遊世界。它不是留給任何一位讀者收藏的。它不會留在書架上或在圖書館中等待借出。它會不斷旅行:它是一本沒有邊界的書,自由自在地從一雙手遊到另一雙手中,由一個人的想法遊到到另一個人的想法裏。

在封面與封底之間,是此時此刻十來歲年輕人所關注的事情。然而,這本書也有不受時間限制的普世性質,跨越了國界與文化。青春期被激素催化的憤怒、疑惑和反叛,是少年人面對個人邊界的階段,很多時也是最令家長心靈受創的時期。十來歲也是年輕人最誠實開放自己的時候,他們的好奇心就像清泉一樣。

如果你碰巧收到這本書──不過那個可能性應該會十分很低──你將會看到下道基行所記錄的:「那些同學們在日常中遇上的景色,透過這些微細的聲音逐一呈現。」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