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香港老番
熱門文章
香港老番
約翰百德
ADVERTISEMENT

約翰百德專欄:我們是那0.01%──責無旁貸

11.04.2019
圖片由作者提供
安達曼海的鬼島嶼裝置,及在海水潮漲時在刷牙的漁夫。
31opinion3

我第一次看到配合大自然而能啟發我的藝術作品,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位於澳洲悉尼以北25公里的庫嶺蓋國家公園水穴旁邊,露出地面沙岩上的土著石刻。這些石刻已有數千年歷史,簡單地勾勒出四周的大自然環境,描繪了魚、鳥、回力鏢,還有人類的足部。這些圖像的簡單表達,較後來出現的繪畫與雕刻技巧早了數千年。人類的存在,以及跟大自然之間的平衡尤其令人驚嘆。

1960至70年代的大地藝術運動,主要是對商業藝術與市場的回應。大藝術的作品特意設於戶外,並使用戶外空間,通常都在偏遠或臨水之處。早期的藝術家先鋒計有Robert Smithson、Richard Long、Andy Goldsworthy、

James Turrell和Ana Mendiata。早年支持這項運動的亞洲藝術家,則有來自菲律賓的David Medalla和Roberto Villanueva。隨着大眾對全球暖化及環境問題的關注已不再限於科學界,特別是在過去十年,大地藝術由展現一場戶外藝術美學演變成一個關於環境、強而有力的論述。「環境藝術」通常採取的藝術方針均與實地裝置相關,但箇中信息才是重中之重:對於我們身處世界每況愈下的環境,強烈地表達與提出社會及政治意識。

位於北角的油街實現原本坐落於維多利亞港前岸,是《失去了又回來》展覽的最佳展出場地。是次展覽帶來了三個發人深省、與環境相關的裝置,創作者包括香港藝術家梁志和、鄭波,以及MAP Office(由古儒郎和林海華組成的二人藝術家組合)。

展覽的政治背境由鄭波的文字裝置設定,他以深綠色的草在油街實現本來較淺綠色的草坪上種出了以下字句:”YOU ARE THE 0.01%”(你們就是那0.01%)。

安達曼海的鬼島嶼裝置,及在海水潮漲時在刷牙的漁夫。
安達曼海的鬼島嶼裝置,及在海水潮漲時在刷牙的漁夫。

2011年,經濟學家約瑟夫.史迪格里茲在發表的文章中指出1% 的富有美國人控制了全美40%的財富。同年稍後時間,佔領華爾街運動採用了以這個概念為本的口號「我們就是那99%的人」。鄭氏解釋指:「2018年6月……一項研究指出,人類只佔地球總生物物質的0.01%,但是卻在使用30%生態圈的總初級生產量。我們雖然屬於99%的人,但其實只是生物圈的0.01%。我們要對抗人類的種種不公和生物圈的種種不公。我的(文本)作品中,植物會告訴我們,你們只是那0.01%。」

是我們容許世界環境繼續惡化,所有人都應該對後果負上責任──未來的個體與社羣將需要自行尋找生存方法。

MAP Office展示了兩套意味深長的錄像,還有一個名為《鬼島嶼》的裝置。他們的錄像《鬼島嶼的誕生》記錄了三個人工島的築成經過,人工島位於泰國安達曼海喀比附近的潮灘,由兩位藝術家設計。經驗豐富的承建工人熟悉使用竹枝,由零開始建造出人工島:把破開的竹子綁起,加上在鄰近海面找來的棄置漁網,讓人工島更加堅固,慢慢成形。這些新建的竹島,形狀有如鄰近的美麗水蝕石炭岩羣島。油街實現展場內重建了類似的竹島,部分由長洲漁民和香港清潔海灘義工建成。

第二段錄像記錄了在安達曼海鬼島嶼上生活漁夫的虛構日常。一大清早,我們看着這位瘦削結實的漁夫睡醒,海水湧至他的吊牀旁。他的早上活動包括準備鮮魚,再以不太安穩地在浮台上平衡着的炭爐上烹調;接下來是刷牙、梳洗,所有活動都在深及腰部的海水中進行。時間隨着退潮過去,海沙成了地面,浮台成了工作空間:漁夫修補漁網並製作捕魚器。忙過一天後,他在吊牀上邊抽着煙邊休息。到了晚上,人工島以太陽能燈作照明。最後,漁夫再次在汐漲之間睡去,海水再次湧向他的吊牀。這些錄像靈巧地表達了一個環境問題:海面因為全球暖化而上升,最後會淹沒脆弱的島嶼。

梁志和的裝置採用了另一種方向。展館中放置了一池靜止的真正海水,其後兩條頻道的錄像投影出流水正在改變的地貌,刻劃原始的大自然。錄像在海水的鏡面上反射。每隔一段時間,一枝像是掃的桿子掉落到水的表面,突然間打破了水的靜止和我們的集中力。梁氏的裝置表面上是一系列觀察與關於記憶的層次。或者,更準確說,代表了我們脆弱、頃刻的記憶,以水對記憶的流動作出迴響。藝術家以鏡頭記錄了自然世界的美麗影像,但是連他也對自己採用的工具存疑:「我喜歡攝影,但它卻干擾我的記憶……」

如果你從鄰近的北角和九龍城碼頭乘坐渡海小輪到達,這個精緻的展覽將會更加震撼,特別是對於小朋友來說。香港令人刮目相看的發展,顯然令脆弱的天然環境不堪重負。

《失去了又回來》

日期:即日至 28/7/2019

地址:北角油街12號油街實現

查詢:www.lcsd.gov.hk/apo

圖片由作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