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香港老番
熱門文章
香港老番
約翰百德
ADVERTISEMENT

約翰百德專欄:留得下的七十年代

2018年香港中環郵政總局(圖片由作者提供)
2018年香港中環郵政總局(圖片由作者提供)
2018年香港中環郵政總局(圖片由作者提供)

執筆之時,我正身處澳洲悉尼,一個我在十五歲時首次到訪的城市。1976年的元旦日,我和兩位朋友一起路經這裏。我們在悉尼港欣賞了第一場新年煙花匯演:幾分鐘令人失望的煙花火箭!此前多年,新年慶祝活動一直都在英王十字區舉行,當地人通常簡稱King’s Cross為「十字區」(The Cross),是悉尼市的傳統娛樂(紅燈)地區。在遠離英王十字區的地方引入煙花匯演,正是整頓該區的官方姿態,也是對士紳化的早年肯首。

我們由墨爾本出發,一直都是沿岸搭便車,最後來到終點:人口只有四百零五人,在昆士蘭黃金海岸內陸翠兒河的塔姆巴岡姆小鎮。這段1000英哩長的旅程,讓我們離家一整月,期間我只匆匆地打了一次電話回家跟母親報平安。當年,長途電話只會在極緊急的情況下才會使用。現時,即使有定位追蹤和即時通訊的技術,家長普遍都不會認同十來歲年輕人坐一個月便車去「體驗世界」。我猜,大部分少年人本身也會認為這樣做不會很安全。

但真的那麼嚇人嗎?單單是生活節奏,便有更多釀成災難的機會了。對健康來說,我們的生活只有唸書太用功、工作壓力,還有酒精、暴食、吸煙、在藥房可輕易買到的止痛藥引誘,加上生命中無可避免的個人危機,肯定比公路上的自由來得更大威脅吧?

我這次住在英王十字區,雖然酒店指自己的位置是較高格調的鄰區帕茲角(Pott’s Point)!英王十字區素來都是悉尼的紅燈區及遊客區,但自1976年已開始轉變,那時脫衣舞俱樂部、「成人商店」林立,易服表演、流鶯、妓院、自娛用藥,還有各式各樣的酒吧隨處可見,令這裏成為越戰時期到訪軍人的消遣熱點。在過去四十年,它已演變成為深夜派對區,計有為年輕人而設的俱樂部、悠閒咖啡座、精緻餐廳和小酒吧。然而,在發生多宗個別街頭暴力事件後,悉尼酒牌當局最近引入了更嚴格的酒吧營業時間。這些發牌新措施也是該區經歷重大士紳化後的結果。區內新建高樓公寓的業主希望環境更寧靜,否則他們的投資價值便會大降。但一個地區的生態並不會迅速消失,所以英王十字區保持了一些原生特色──還有一點三教九流。

悉尼的成功,可見於其街道地面一片興旺的活動。我在英王十字區不遠處,坐在街道旁的小桌吃了午餐。這家咖啡座名叫Fable,標榜出品都是「農場直送餐桌」,食物確是營養豐富、美味,而且物有所值。街道對面是一家老式雜貨店,其1970年代的招牌指出,它出售的是「小物品」、「糖果」和「飲品」。雜貨店於三年前轉售了給一個廿六年前移居澳洲的上海家庭。依我看來,他們住在澳洲的日子比我還要長!店內陳設有點搖晃不定,貨架都是自製的,自上手買家以後便一直保持原貌,感覺就像上世紀七十年代。

我們都知道,香港的個性改變,是來自貪得無厭的物業發展而不是個別老區的士紳化。香港的1970年代建築物至今已絕無僅有,而最佳的例子,也是香港少有的粗獷主義建築,就是位於中環的郵政總局。在最近由M+於M+展亭舉辦的展覽中,其中一項展品的主題是新加坡的裕廊鎮大會堂的建築。驚人之處,在於這座建築幾乎與我們的郵政總局一模一樣,兩者都是同期興建。但是香港政府為配合中環填海重建,已計劃把郵政總局所在的土地出售:在現時從未作公開諮詢的規劃下,郵政總局將被拆卸。

中西區關注組深信郵政總局應被保留,如有需要也可改作其他用途;它是中環填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香港1970年代建築的代表作。請前往下列網站參與聯署,表達你對保留郵政總局的支持。

保留郵政總局聯署:supporthk.org/zh-hant/petition/保留中環郵政總局

(本欄目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