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香港老番
熱門文章
香港老番
約翰百德
ADVERTISEMENT

約翰百德專欄:皇都戲院也像凱旋門

p2050385

世界上許多偉大的城市,很多時都由景觀、公共廣場和連接至地標的道路為其寫下定義。巴黎的凱旋門便是特別建於十二條輻射向城市的道路之中,讓旁觀者名副其實地從各個遙遠視點體會它的凱旋氣勢。這裏最著名的風景,要數連接協和廣場與凱旋門之間的一段香榭麗舍大道。同樣地,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也有國家廣場,在美國國會大廈與林肯紀念堂之間的沿路風光,由華盛頓紀念碑高聳的尖柱分成兩邊,廣場兩旁是史密森尼博物館羣,包括了國家美術館。這些例子都展現了紀念式建築的地貌設計視野。

在香港,唯一類似的建築便只有皇后像廣場的空地,可以看到滙豐總行大廈,和不經意地看到中銀大廈。然而,那個景觀永遠都只能經海路前往港島時看到,最理想的角度就是乘坐天星小輪或在舊皇后碼頭觀望。然而,進路、視角和登陸點已隨着舊天星碼頭大廈與鐘樓,還有為準備中環填海區而拆卸的皇后碼頭消失。中環填海區是一項愈來愈像港鐵醜聞的工程項目。讓中環填海區成為公園的落成日期,似乎在等候中環灣仔繞道完成而一拖再拖,令新海濱與舊郵政總局之間的空間成為荒地,只可以作為節慶活動的短租場地,而不能迫切完成承諾般的景觀設置,成為香港的新門戶和海濱公園。

中環填海區的最大誤區,是把其視為物業發展項目:它會被斬件放售,包括現時郵政總局所在地。這座別具價值的建築將被清拆(除非社會壓力令政府尷尬得非把它保留不可)。很難相信中環填海區的景觀會得到整全設計,因為這片土地在很久以前已脫離了公眾審查。這片空地最初向公眾公布的大公園意念, 現在已因為多項從未討論的事項而妥協:例如人民解放軍的泊船碼頭便將限制公眾進出海濱。保育郵政總局是最佳方案,但未來的郵政總局設計尚未敲定,因為它將由發展商主導,建築上的優點也是未知之數;最終很可能只會在更大型海濱景觀設計裏補上去、格格不入的建築。

因為同樣理由令人關注的還有香港北角英皇道上獨一無二的皇都戲院。皇都戲院所在之處,同樣包括兩幅重要土地,建有兩幢較舊的私人擁有住宅大廈。新世界發展已宣布將會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制收購該公司並未持有的住宅單位。與此同時,發展商無疑會與規劃署、屋宇署和地政總署和其他官員會面和討論,就整個皇都戲院用地的發展進行磋商。

皇都戲院十分重要:它是香港最後一座獨立興建的戲院,見證了本港電影與表演節目1950至1990的黃金時代。戲院天台獨特的承重懸臂支架是一項智能工程,確保戲院內部可以用較少支柱,讓觀眾的視線更佳。作為演出場地,鄧麗君、費明儀和與英國名作曲家Benjamin Britten合作的著名男高音Peter Pears都曾在此表演。

除了重要的建築特色和社會意義,皇都戲院的所在地點同樣舉足輕重。它位處英皇道稍微升高的彎位,是一個樞要位置,也是所有站在英皇道上或在英皇道途人的焦點。它的位置與凱旋門相若,就是要讓人看到!

任何未來發展必須保留皇都戲院作為可運作的戲院和表演場地,並確保兩旁的發展都是相輔相成,而不會令戲院地標式的轉角位置作出妥協。那是令人憂慮的地方,新世界發展過去從來沒有在設計和建造新樓宇時表現公民責任的往績。它們通常都會申請最高的地積 比例,完成興建便拂袖而去!如果低調地伴隨被保育的皇都戲院發展,皇都戲院可以提升發展商的聲譽。否則,落成項目將永遠備受公憤嘲笑,傷害發展商。

(本欄目隔周刊出)

皇都戲院建築模型,袁偉然,《活現皇都》展覽,由活現香港主辦,2017年。(攝影:約翰百德)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