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剛剛公布了終極報告及建議。獨立機構本土研究社以其他替代意念、分析和結論踴躍回應(見文末連結)。事情本該如此。專責小組的報告並不是土地供應的最後答案,現時需要做的正是社區討論。在香港,關於市區發展和規劃的討論,素來都缺少了引入哲學或道德的元素。例如是由反對者和獨立評論人就跨境高鐵路線定線和總站地點(現時建於西九龍)所提供替代方案所引入的那種討論。
在城市規劃而言,我城受着以往經多次測試檢驗的實用方針限制。政府通常都對新發展採取倒模的方法。你對建議方案早不陌生:未來發展將近似(「倒模」自)荃灣、沙田或將軍澳。建議將會是單一大型新市鎮,以大型商場為中心,由其兼任社區的心臟。商場附近會是港鐵站,毗連巴士站,再以巴士和小巴連接周圍多幢巨型住宅大樓的道路。為保公平,也需照顧私家車的需要,結果地面的露天空間主要由交通和停車場獨佔,而且因為交通噪音和空氣污染而令環境每況愈下。這是一種拙劣的規劃,亟需被挑戰和根本性的改革。
不久以前,建築和社區生活是為社會建立更美好未來的規劃中心。值得留意的,是今年適逢包浩斯建築流派開去100周年。包浩斯是德國的革新現代主義設計和建築派別。
現代主義建築與採用強化鋼和水泥等新物料同時出現,讓打造建築物時得到更大的設計彈性,提升工程強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政治與社會組織備受新的社會理論、心理學、文學、藝術和政治運動挑戰。城市也有了新的設想。在十九世紀擴展的城市發現內城區變得擠迫,規管寬鬆,很多房屋建於嘈吵工作間和有害的工廠之間。集體運輸以通勤式的電車、火車和巴士形式出現,提供比由馬匹推動交通更快捷、效率更高的選擇。大量生產、價廉的汽車是最終(至今仍是最新)出現的創新科技,讓人們擁有流動彈性,可以前往更遠的地方。
集體運輸和私家車,讓人們可以輕鬆進出建於內城外圍的新屋苑、聚居區和發展項目,甚至是更偏遠的市郊地區。被認為環境健康安全的「花園」住宅發展環境,吸引了富裕的中產和高中產人士。逃離城市,搬到市郊生活是世界各地大城市常見的現象,在亞洲地區也有出現。上海、雅加達、泗水、西貢、新德里、廣州、馬尼拉、東京和香港全都有市郊地區低密度住宅房屋增長的經驗。
我最近在東京原美術館參觀了一場展覽,主角是在國際上曝光率最高的香港藝術家李傑。美術館由建於1930年代的現代主義住宅改建,兩側由日式花園包圍,後方設有綠色草地。建築風格與同期在九龍塘的原創大宅相近,兩者皆擁有圓形露台和鋼窗裝置。
美術館常設當代雕塑藏品的精選作品放在花園的室外空間,就像放在美術館內的常設藝術裝置一樣。要全面欣賞李傑的展覽,我們需要欣賞這個建築,還有各種建築細節(特別是窗戶),以及其他藝術品和美術館的其他部分,包括商店和和咖啡座。他沒有忽略美術館的建築和已裝置的藝術品,更沒有與它們爭豔,他積極地擁抱了美術館的形態,並有策略地、低調地在館內放進了自己的畫作、錄像和裝置。美術館主要展覽廳旁設有一個附屬建築,以令人驚豔的弧形窗戶(來自前身住宅建築的原裝設計),可以看到或看進花園,轉身後則可以看到展覽廳。
美術館是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當代藝術的場地,也是難得一見,歌頌現代主義簡約美的現存典範。值得留意的,是這個前身為原邦造家族宅邸的建築物,坐落於園景花園內,令人緬懷一個以偉大建築實驗、市郊擴展和花園設計構建的年代。
我們生活於不同的時代,對於迫在眉睫的問題也有着不同的關注。但最低限度,我們可以對城市規劃有着類似的願景方針。在香港的城市規劃中採取倒模方法並沒有改善我們的生活。最起碼,我們應該討論可持續發展、能源效益和以人為本的規劃等問題,而不是只記掛土地供應數字。 
相關資料連結:
www.liber-research.com
www.landforhongkong.hk/en/views/index.php
www.haramuseum.or.jp
(本欄目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