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牟利藝術空間Para Site成立於1996年,在2015年時由上環原址遷往空間更大的北角現址 。這是一個聰明的決定,確保了組織可以持續經營。他們最明智的決定是在2000年代初期,聘用了一位專業受訓的藝術策展人和員工,引領展覽節目規劃,並由一羣義務工作者組成支持委員會,協助籌募經費和宣傳。Para Site最初由一羣志同道合、有決心和有組織的藝術家組成。在1990年代中期,藝術發展局剛成立的時候,他們一同申請了由藝發局提供的首批藝術撥款。最初的資金只是微不足道。然而,在經費緊絀的環境下,Para Site可以自豪地以「藝術家自家經營空間」的名義,以藝發局的公共資金支持租金、設立展覽裝置和行政員工開支。
在同期的1998年左右,北角油街的前政府物料供應處倉庫剛剛空置,當時刊登了招租廣告,以容易負擔的價錢提供短期租約。這些油街空間十分適合工作室和畫廊租用,所以消息很快在香港的藝術社羣中傳開。幾個紛亂的星期後,進念.二十面體、錄映太奇等既有藝術團體,還有新成立的團體藝術公社和1a空間成為租戶,並開始籌辦自己的藝術展覽。郭孟浩和黄國才等其他藝術家也租用了油街不少建築物的空間,大廈裏也有不同的商業活動,好像運輸公司、建築、設計和影樓等。油街是香港首個藝術社區。當時的社區是有機形成的,因此百家爭鳴,而且十分成功。這些團體和部分藝術家均獲得藝發局資助,但是成功的主因是租金相宜,而且使用政策富有彈性。例如藝術家可以繪畫和建造,把空間弄髒。自1990年代起,很多藝術家都搬進了火炭和新蒲崗工業區,建立了類似油街的藝術共同體。
油街非正式地以一場周末夜深的藝術活動「開幕」。如果該活動實際上經過籌辦,那麼,以現在的角度而言,它應會被宣傳為「藝術節」,以海報、網上廣告和贊助商的攻勢造勢。但是油街是有機形成的,當時沒有中央籌辦人。因此,在油街開幕的前幾天,口耳相傳非常凌厲:傳真信息、電話和邀請出席電影會和燒烤活動,確保了出席者眾。出席人士來自不同領域,包括我們現在稱為「創意工業」的業者和他們的朋友,他們在前政府物料供應處被棄置的高樓底房間之間游走,參觀放在租用空間中的展覽和裝置。那是香港藝術界一段短暫、熾熱而不覊時代的開始。
在十八個月期間,油街的多個不同空間見證了無數視覺藝術、劇場、音樂、表演和電影活動。Para Site當時才新進駐自己位於上環的空間,但也一樣非常活躍。Para Site當時的政策,是只主辦藝術裝置及表演節目──他們刻意不舉行傳統的繪畫或以掛牆作品為主的展覽。Para Site成立之初,主要聚焦於旗下藝術家成員和好友的裝置,以香港本身為主要課題。在香港回歸中國時, Para Site曾經展出年輕藝術家探討各種圍繞「香港」議題的作品,包括香港的殖民時期及中國傳承,以及通常令香港人感到迷惘的個人身份。
這些來自1990年代的獨立藝術空間令人雀躍,因為既有的博物館和大部分畫廊均在展覽節目安排上異常保守,對當代藝術、政治、社會及美學課題的態度也是如此,所以鮮有展出香港藝術家的作品。當年也開始有人提出香港亟需當代藝術博物館,而西九龍文化區內的M+正是源於那時。
1999年,政府宣布前政府物料供應處將出售作發展用途,用地最終售予長江,而該公司的龐大發展項目已接近竣工。油街一片興盛的景況也隨之結束;儘管當時所有租約本來都屬於短期,但也一併告終。當時很多對油街義不容辭的藝術家與藝術團體均大聲疾呼、努力爭取。最後,土瓜灣屠場舊址和其歷史悠久的百年老建築用來作為替代藝術場地。一些個人藝術家,還有錄映太奇、1a空間和藝術公社等都把展覽空間轉往牛棚。進念.二十面體只取用辦公室/排練空間。藝術公社後來結業,原來使用的空間是牛棚裏最大的建築物,現在已被進一步翻新,用來舉辦臨時展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M+用作臨時場地,展出前衞美國藝術家 John Cage的大型音效裝置,以及展出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香港代表李傑的作品。
香港非牟利藝術空間景貌 1990年代以來便幾乎沒有改變,非牟利藝術空間出現有時、結業有時,而1990年代百花齊放的草根藝術景貌已慢慢式微。在過去12個月,多個獨立藝術空間相繼結束,好像咩事藝術空間、Spring工作室、Holy Motors、百呎公園和Neptune。草根藝術組織的動力一直不假外求,很多時都借助義工幫忙,相繼結業是無可避免的結果。在未來,這個循環將會改變,新的藝術團體也會出現,我們將可看到新的草根藝術時期蓬勃發展!與此同時,我必須查證牛棚將會轉交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傳聞!牛棚需要革新,但是香港需要多元化而可負擔的空間,讓獨立藝術和社區團體使用。我們早已有足夠的政府營運場地了! 
(本欄目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