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就是在那段時光,我在台北一間巷子裏的印石店,收到了第一尊這雕刻師雕的老坑芙蓉石觀音。那間店的老闆是個儒雅的玩石人,他手中還藏有幾方林清卿薄意雕的田黃,還有幾方質地極佳的雞血印,也有極珍罕的周寶廷、郭功森、林發述石卿這些大師的雕件。我因為是初入此道,那些一件價值就是一輛進口車的藏品,自然是欣羨讚嘆,卻無力請讓。甚至稍晚一輩的林亨雲的白熊,他兒子林飛的裸女,陳達的宋代文人雕件,潘驚石、廖一刀的印鈕,我也愣怔在那些作品前,只有眼睛流淚的份。
有天那老闆拿出一尊觀音,高度就是一隻iPhone手機大小,說:「這位雕刻師是個奇才,他的故事可多了,現在他雕的這觀音,可能終其一生不會超出十尊,現在收藏界還猶豫困惑,但我相信將來這觀音是可以進博物館等級的。」開價其實也是一輛國產車,但我當時被那尊觀音,開臉眉眼和嘴角神秘的笑,某種說不出的幻曖流動之感給迷住了,便咬牙請老闆將它讓給我。
我上網查了些關於明代嘉靖年間,那位被成為「瓷聖」、「德化瓷第一人」、「觀音雕塑第一人」的何朝宗,因為何朝宗之後,無觀音不是何朝宗創造出來的觀音的仿作或是贋品,這在書畫,其他瓷器(不論青花、粉彩)、玉雕、牙雕、竹雕、甚至傳去日本,被封存了技藝神聖性的建盞,都沒有這種將天空封印的「祖師爺」。
曰:「何朝宗早年為宮廟泥塑各種神仙佛像,如德化碧象岩的觀音、下尾宮的大使、程田寺的善財、東嶽廟的小鬼,形象逼真。這些泥塑有的保留至清末和民國時代。他的瓷塑作品,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種技法……微妙的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2014年相關佳士得秋拍,一尊何朝宗陰文葫蘆形印款,達摩渡海像,1448萬港幣成交。2016年5月,北京一個春拍,一尊何朝宗製德化窰白釉觀音,以552萬元人民幣成交,現今存世何朝宗作品約四十尊,多藏於世界各博物館:北京故宮藏觀音坐像、泉州市文管會藏渡海觀音、民國時由莆田縣流落日本的2尊瓷觀音、一尊達摩,以及被美國掠走的伏虎祖師、法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博物館所藏,沒有一件不是鎮館之寶。
無法描述何朝宗的德化窰白釉觀音之美,一般形容:「觀音低首垂目、面形長圓、飽滿豐潤……髮髻高束、頭戴風帽、身披長巾、胸前瓔珞珠佩,雙手隱於衣衫下,一足半露,一足屈掩。衣紋自然,透過垂拂流轉之衣褶,隱露出觀音的肢體形態。」
我另看到一篇較有才氣與功力的文章,形容何朝宗觀音的「曹衣出水」、「吳帶當風」,衣紋裙帶線條與中國畫中毛筆筆意的神氣與靈性之借用,較趨近其內在靈悟(這非常難!)談到,那幾尊觀音的身段、體態、裸足之腳趾纖細與腳背豐餘的感官反差、肌肉與皮膚的動感與單薄幻覺,事實上那是一副充滿波光幻影印象派油畫,或時間奏鳴、各細節嘈嘈卻靜謐的交響樂,在一個女神其實薄衣洩露胴體之美,且丹鳳眼、靈巧鼻尖、櫻桃小嘴,皆是美少女幻美絕倫的「美色」,但又收煞進俯垂人世香煙之上,慈悲濟渡的神格,不可褻瀆。這個何朝宗,若時空穿梭,與川端,或寫《羅麗塔》的納博可夫得相遇,必然引為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