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音樂這個很細的圈子裏,其中一個讓人心煩意亂卻帶點緊張氣氛的情境便是到音樂廳外看看會遇到哪一個朋友。因為問題不是會不會撞到熟人,而是會撞到哪一位熟人。而且大家也將會聽同一場演奏會,相同經歷卻可能會有不同感受。自然大家有可能想聽對方的想法。
盡量可以的話筆者會想避免這個情況。大家吃一餐飯,禮儀上有時候大家會把味蕾同類化,大部份朋友覺得好食的話,你比較少可能會大聲說:「很難食啊!」若果大家去吃一頓法國大餐的話,有時候那些精緻的食物不是經常有機會吃,而且水準應該甚高,真的懂得批評的人未必那麼多,所以大多數人都會以「好食」為標準。但音樂便不是那麼容易可以用「好聽」來作準了。什麼是好的蕭邦?什麼是有性格的演奏?什麼是有感情?再深入一點說,什麼是「作曲家的意願」?是不是做完了作曲家的指引便是一場合格的演出,而我們觀眾便應該收貨呢?
對我來說,古典音樂在今天其中一個最特別的特色便是那客觀的真理和主觀的個性之結合。本應藝術是沒有客觀的準則的,但同時因為所有古典音樂家也在演奏那一些歌曲,”reference”便成為了主觀比較性的準則。好的地方是大家有一個版圖去平衡大家的意見,就好像去吩咐兩個廚師同時煮一碟豉油王炒麵一樣,大家可以比較作準。不好的地方,便是因為缺乏「好聽」的界定,沒有人可以容易把自己的說法當成權威性的。
所以我很害怕在一場演奏會之後聽到別人的意見。並不是我抗拒去聽別人的看法,而是我不肯定他們其實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或是我不知道他們能不能亦都聽聽我的意見,更而且我沒有信心他們真的有心機去用平和的心去深究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
當然,我鼓勵大家去建立自己的意見,聽多點不同的錄音,培養自己的口味。但若果大家沒有心理準備去聆聽別人的話,千萬記得:在演奏會後遇到我,緊記不要跟我說話!
(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