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董啟章
熱門文章
董啟章
Ghost on the Shelf
ADVERTISEMENT

買水果的父親

02.07.2020
圖片由作者提供

今年度過了第一個沒有父親的父親節。從前覺得父親節只是例行公事,不外乎是一家人到外面吃頓飯,或者給父親買些小禮物的藉口。父親為人非常儉樸,幾乎沒有所好,生活要求也很低,買合適的禮物是件令人頭痛的事情。後來就省事了,只是吃飯,而且和就近的母親生日合併慶祝。

父親節似乎是近二十年才流行起來的節日。記得小時候並沒有這回事,只有母親節。後來不知怎麼又來一個父親節,大概是為了鼓吹消費而弄出來的名目。不過,每年除了父親生日,多一個機會讓家人相聚,也是好事,不必過於犬儒。現在家裏只得我一個是父親,父親節對其他家人變得不相關了。我自己也不特別重視這個日子,隨便和妻兒去吃個特別的日本拉麵,意思意思。兒子以出席盡了孝心,席間把半片他不愛吃的半熟蛋轉贈給我,笑說是父親節禮物。

少年大抵都是不太重視父親的。我年輕的時候,只顧自己成長的煩惱,也不太理會父親。在學校讀到朱自清的名篇《背影》,反應也是不甚了了,心想:望着父親的背影便流馬尿,太造作了吧!自此便對矯情的新文學散文失去敬意。多年後自己成了父親,兒子中文不佳,我想也沒多想便買了本《朱自清作品選》給他。最近偶爾拿起,發現他果然看了幾篇,還在篇末寫下評語。倒是《背影》這篇沒寫,也不知有看沒有。於是我便逕自讀了起來,沒料到竟忍不住流了馬尿。

在《背影》中,二十歲的朱自清因為陪父親奔祖母喪,自北京南下。辦完喪事後,兩人在南京分別,兒子回到北京唸書,父親繼續奔波謀事。父親為兒子打點行程,嘮嘮叨叨,兒子心想,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用不着這樣事事提點。然後便是父親給兒子去買橘子,笨拙地爬上對面月台的那一幕。這個父親在火車快要開動的時候,為什麼還不嫌麻煩地跑去買橘子呢?這個瑣碎無聊的舉動,不會增添兒子的煩惱嗎?但是,當父親不在面前,而是隔着一段距離成為了那個背影,尋常對父親的成見便突然消散,顯露出另一副一直被蒙蔽的面貌。那是至為純粹的、無私付出的父親形象。

我兒子出生後,父母親搬到我家附近,方便幫忙照顧孩子。有時我中午下樓去吃飯,會在商場或往車站路上,碰到父親獨自一人出外買東西。每次都是我先看見他,然後跑上去叫他的。後來每當在附近走路,便會不自覺地朝人羣裏張望,在人海中尋找那個微微躬着背、身子向前傾、好像正奔赴什麼任務似的老人。從碰見到相認之間,父親處於被兒子凝視而不知情的狀態。這個時候的他,被淹沒在芸芸眾生中,顯得極為渺小、平凡、不起眼,但卻不是毫不相干的任何一個人,而是那個和自己有着獨一無二的關係,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生我養我的父親。能和自己的生命根源相遇,這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蹟嗎?

接着就會發生最缺乏戲劇性的一幕。我終須打破那神奇的感覺,上前叫住父親,問他去哪裏。父親見是我,露出開心的樣子,以帶點生澀、近乎客氣的語調回答:哦,沒什麼,出來買點水果。如果他已經買完,便會抬起手來,向我展示膠袋裏裝着的橙或蘋果。對話在三四句之後便無以為繼,然後我們揮手道別。從旁人的眼光看來,可能會不覺得我們是父子,而只是萍水相逢的兩個途人。我會在走了幾步之後才悄悄回頭,看着父親的背影沒入人羣中。

買水果是父親在家裏的職責。有一段日子,他甚至會從粉嶺坐火車到旺角,就是為了那裏有一個水果檔的橙特別甜。後來他身體不好,沒法走得太遠,便在區內買。再後來,活動能力下降,便由我陪他到家樓下超市買。但他堅持為家裏準備好吃的水果,待弟妹等一起回家吃飯時享用。他自己卻是不好水果的,說水果生冷,刺激喉嚨,吃了會咳,只吃最溫和的蘋果。後來得了大腸癌不能吃高纖食物,便連蘋果也戒掉了。不過他沒有停止買水果。

好幾年後朱自清寫了另一篇叫《兒女》的散文。這時候他已經有五個兒女,但卻自覺是個「不成材的父親」,沒有盡好父親的責任,還常常因兒女的吵鬧而大發脾氣。這時他想起自己父親的仁慈,益發感到愧疚。和同樣當上父親的朋輩相比,也覺人家比自己懂得對子女表達慈愛和關心。他曾經就「要不要兒女像自己」的問題請教過夏丏尊,對方毫不躊躇地說:「自然囉。」再問俞平伯,他說:「總希望不比自己壞囉。」於是朱自清便決心要「好好地做一回父親」,好讓孩子將來回想,不會覺得自己太差勁。

可是,什麼為之「好好地做一回父親」呢?從前我會想到許多,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現在卻覺得,不外乎是買些好水果吧。兒子年紀漸長,常常和好友在外留連,甚少回家吃晚飯。知道他哪天會回來,我便會不期然地思量,買些什麼水果給他吃。在超市看看這,看看那,見炎炎夏日,西瓜看來也不錯,便挑了半邊少核的。拎着裝西瓜的購物袋,走在人來人往的車站天橋上,我又不自覺地在人羣裏尋找那個熟悉的身影。然後才猛然醒覺,以後也不會再碰見那個買水果的人了。或者,自己已經變成那個人了。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