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星期繼續談談廣東流行歌詞研究課上的讀物。有一課我們談起許冠傑年代,就讀到一篇引人深思的《批判「許冠傑」》(來自01年出版吳俊雄、張志偉編的《閱讀香港普及文化》)。貴為「歌神」,也堪稱代表一整個年代的Sam Hui,作者吳宏卻希望讀者退一步來分析其中神話化的文化符號。
所謂神話(myth),構成元素來自其歷史背景、權威、迷信、假象等,虛幻之處猶有三分真才是更加引人入勝。「神話」可以說是散發「魅力」的「大話」(grand narrative),成功讓放大投射變得合理,也非常容易傳播,作者認為這種「造神」會局限情緒思維。舉個簡單例說,作者口中的神話可能就是個brand得很好的品牌,讓人一看「文青」就想起那個「女神」,或一看「公信力」就指向某個說話不徐不疾卻有可能言談空洞的政客之類。
作者認為「神話」將事物簡單化,攻其受眾不備而”induce affection”。他認為許冠傑的成功,歌曲本身不是最重要的,其學歷 (當年港大學生身份好吃香)、家庭背景、流利英文卻改唱中文歌都符合社會崇洋崇優的意識形態,下意識裏讓人有認同和欣賞許冠傑的傾向。不過話雖如此,流行文化產品的存在一直都是人們單調生活的調劑品,麻痺憂傷過後繼續工作,以看待文學「真實性(authenticity)」的尺度來衡量流行產物,就如拿大學改論文的態度來批改少艾私密日記,當然有不少「批判」空間。
作者的觀點多少反射社會對於虛假希望有莫大需求。要受眾有「批判思考」一事,流行文化究竟能走多遠?流行工業像政治一樣,要鞏固父權體制毋須透過打壓小眾聲音來做,更有效的方法是獎賞順從權威傳統的單位。以包裝和金光閃閃來吸引眼球,提倡「不瘟不火」和無挑戰味道的「中庸之道 」,用最舒服淺白的旋律配合華衣美服,比起讓人敬畏仰望的「神話」,也許香港流行文化包裝更着重包裝後的平庸,太「神」如何吸引大眾?
這種宣傳策略沒有道德虧欠,反之,如果你覺得自己作品有顛覆價值或引人思考,不如就運用這種「神話化」邏輯,反手玩弄一下觀眾期望,也是個不錯的遊戲。順着缺口攻擊,兵法也。
(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