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過程躍然於紙,徑自抒發感情後也許就能靠近答案一點。越來越多演出機會的時候,更多思考課題襲來。
這年突然像一個基建上的「二度回歸」,高鐵和港珠澳大橋啟用,配合政府宣傳的大灣區,不用等2046也能見證邊境一點一滴糊掉。文化交流上這種「廣東省想像共同體」看來蠻便捷,連結共同粵語區(朋友提示,汕頭不是粵語區),不同口音的南方語言親切非常,他們對於消費粵語流行歌曲的需求也很大。大陸朋友說「追星」乃平常事,為了看喜歡的演唱會,穿州過省,幾個月前已經買好了票,喜歡流行音樂的人「朋友圈」裏面總有幾個黃牛商。求「歌」若渴,獨立音樂圈也百花齊放。聽眾熱情投入,實話實說,開了8城巡演的我都驚訝非常。
演出要拿文化局批文,可以預料的是色情暴力政治題材通通不過。唸文學的人總會不願意接受「手法」被定罪,情景意態運用只有手法高低,並無錯罪。駐廣州的工作室提醒不要唱髒話或明顯的情慾菸酒,問題應該不大,就是公開演出不要用年輕人說話方式就是。一向以來雖然知道報批制度頗為綁手綁腳,但只不過剛好自己歌詞淺白題材沒什麼節氣而沒有審查問題。直到最近開始上大型音樂節,我才遇到第一次有歌在廣東演出被審查掉,原因也是曖昧不明,大概是歌曲思想負面、配合不到新世代好青年的正能量吧?被卡掉的歌是《油尖旺金毛玲》和《日沒前》,前者講述一個夜裏在K房上班的女子的小故事,劏房、霓虹燈交織一個「喪」字,生活沒什麼希望的,偶然遇上某些小善良瞬間就會淚崩想太多了。《日沒前》寫道一種頹廢世界的無力感,看不到將來只能見步行步,想死想放棄,也想懲罰世人,描繪的就是這種路見不平、拔刀無力的壓抑感。上台前也被提醒不要用香港開玩笑的方式講話,樣樣提防,哇,好壓抑。
這就讓我想到要浮上水面的音樂人們,題材上最安全不被卡的音樂題材是愛情,一切都是個人情感、與世無爭,而最大路「行貨」的言論最不會得失任何觀眾。怎麼面對這種壓抑?朋友說要最好自己藏好,講一套做一套,另外也可以刻意抗拒「大眾」,「唔好紅」方為上策。我不知道其他在粵語區演出的人有否差不多的壓抑,如果更自由就好了,現在有多麼多有趣的念頭無法過境。.
(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