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周》Book B書末的專欄,幾位作者分別選了不同方式與讀者溝通,有留了Facebook帳號、有Instagram、有電郵地址(如我),也有索性不留任何訊息,意味如果要聯繫,就要用最古老的方式──紙和筆去信,或我們曾稱之為snail mail。
嗯,”snail mail”一詞本身也成為歷史了。上網Google一下,Tom Hanks和Meg Ryan一齣借「網上身份」為題材的愛情電影《You’ve got mail》(港譯《網上情緣》)公映於1998年,單看戲名,便知對當時的「新鮮事物」──電郵的嘖嘖稱奇。我記得有了一生人的第一個電郵地址後,因為大部份的朋友仍未識用電郵,不時給自己發電郵測試,真像小孩子的新玩具!
說到「數碼革命」,不能不提剛在十二月一日,七十一歲生日的Nicholas Negroponte。這位MIT教授於1995年寫了《Being Digital》一書,描繪人們在數碼化後的生活方式,可說預示了今天的網上社交、以至Netflix和Spotify等on-demand娛樂。我當年讀過他有份創辦的雜誌《Wired》後,便興奮相告朋友,在報紙雜誌專欄內大書特書數碼新事物,報道最新數碼科技……今天重提舊事,是因為看見「數碼革命」不但成功了,而且已經出現了不同的「世代」,我/他們選了不同的方式在數碼世界生活。
有後生仔說已經不用Facebook,已經 “out”了,他們認為Instagram才是最好的社交媒體;七十歲的Donald Trump喜歡(在晚上發)Twitter、有人仍在寫blog、Snapchat來了又走了、有些則在WhatsApp上group chat,各適其適。我算是數碼世代的先行者,但一直都差不多以「隱士」的身份出現於cyberspace(你記得這名稱嗎?)──我只讀而不寫Facebook、沒有寫過任何blog,Linkedin的帳户多年前雖開啟了,但資料都是假的……我當然不會說自己追不上時代,不是所謂的”digital divide”,只是大家取向不同。正如有些人渴望更多更多likes,要成為KOL,而有些人就覺得沒有比簡單收到一封讀者來信更窩心。
「數碼革命」的成功,最值得高興的是,借用John Naisbitt的說法,是在所謂的Hi Tech世界裏,仍存在Hi Touch的回應。或者有些人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手機,資訊、社交、消費支付……但報紙、紙本書、黑膠唱片、Moleskine……仍有市場,各有各的選擇。這些年來,科技千方百計走進我們的生活,經過調節、適應,那都不過是預演,正本戲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