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Simon Chung
熱門文章
Simon Chung
Home Tech
ADVERTISEMENT

Simon Chung專欄:聽當年的聲音

周前在倫敦,臨走前一日,手機傳來演唱會的資訊──Barry Manilow在O2開演唱會,反正晚上沒什麼事情,不如去湊個熱鬧。

從來不是粉絲”Fanilows”,但成長於七十代,相信沒有誰未聽過他的流行曲。喜歡不喜歡?當年堅決說不,但我是聽「作曲家歌手」的,自然會留意到他。事情是這樣的,儘管Barry Manilow也被稱為「作曲家歌手」,但他好些流行曲,都是別人作的歌,從成名曲Mandy(重唱Scott English的原曲 Brandy)到Ready to Take a Chance Again(Charles Fox和Norman Gimbel作品),不論Weekend in New England(原唱是後來成了電影配樂家的Randy Edelman)或如假包換由 Bruce Johnston 寫的 I Write the Songs。我心目中的他,就是識揀歌的歌手,我喜歡這些歌曲,但卻覺得Barry的演繹夠商業而欠靈氣,我當年抱住犬儒的態度。

但時隔這麼多年後,什麼也看得輕鬆,less critical,這位曾經叱咤一時的七十年代歌手,即使可以不可以稱得上是「傳奇」是爭議,說是guilty pleasure也好,反正聽聽無妨。

流行音樂畢竟就是流行音樂,來看的看來都是為懷念舊時,為了一些sentimental reasons多於歌手功力的觀眾。坦白說Barry Manilow從前的喉底已經不算厚,但今天的歌喉已經得番三成,單薄柔弱,沒氣,但看得陪住成長的五、六十歲歌迷如癡如醉,都揮着綠色熒光棒琅琅地跟着唱。寬容度甚大,我看得不是什麼味道的樣子在他們眼中肯定是個怪物。

關於流行音樂的,我想說的是,評論人(我曾經是)總是想得太多,往往要抱打不平,宣告這些這些才是好的音樂,那些不是。但其實遊戲的贏家是看誰能夠找到聽眾──當年幫了他一把的製作人Clive Davis就是。最近看了關於他的一齣紀錄片,The Soundtrack of Our Lives,講述他曾捧紅的樂手歌手,從Janis Joplin、Bruce Springsteen到Whitney Houston,不論掀起Jazz Pop潮的Kenny G還是MOR歌王Barry Manilow,Clive本身好像沒有任何音樂偏好,口味就是捕捉樂迷喜歡的口味。

在O2音樂場館內,被一班聽得異常開心的中、老年人圍着,又叫又唱,正能量大增,大家happy。流行音樂最大的任務,可能就是帶來回憶,回憶,聽見音樂,便想到那個時代,長聽長有。今天不聽今天的音樂,你就會失去今天的記憶,至於孰優孰劣,不用過份執着。趕着去聽,放開懷抱去聽!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