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準確點說,題目應該是:「全世界(我所去過)買(國際 high fashion)名牌衫最貴的城市(之一)── 首爾」
另一個我去過買名牌衫最貴的城市是莫斯科(也包括了聖彼得堡及其他俄羅斯城市),目測比「其他地方」貴70% –150%不等。
實體店的共同敵人:互聯網
先講些「悶嘢」:因為必須聯手和online shopping競爭,基本上全球名牌店近年已完成「價格統一/趨一化」的工程,以前可以上落頗大的訂價,現在在不同國家差距大多數小於20%,即使不同地方的稅制不一,品牌或買手店方面也只能自己消化掉那些本來要轉嫁到客人身上的金額,不然根本毫無戰鬥力、無法經營。
問心,作為消費者,你和我都一定試過逛街看中一件衫,馬上走到店舖一角偷偷用智能手機上網check一下幾家主要網店同一件貨的訂價,如果不相差太遠,才「考慮」在(沒有送貨服務但有得試身的)實體店花錢。其實漸漸都不用「偷偷」了,兜口兜面在sales面前進行網上格價也開始變成「可接受行為」,因為人人都這樣,天經地義呀!
但大概是因為南韓和俄羅斯的國家政策,那個進口關稅和零售消費稅貴到店家吞不下,所以才把那兒的國際名牌零售價推成世界第一吧,即使這種冠軍其實無人希望得到!
漢城(購物對我來說)沉沒了
但我必須說南韓那些select shop的selections是我見過最好和最有趣的之一,大抵是「輸在起跑線」者的唯一生存方法吧,很像當年無製作費又無慣性收視、於是迫出了無限創意的「亞洲電視」,那種老套勵志電影式的蕩氣迴腸!
首爾我近十年沒去過逛街了,因為早知道不是我杯cold brew coffee所以首先自己不會去,但那是因為去拍Juno執導的電影,一下飛機便被送往五小時車程外的深山開工,收工後當然又立刻直奔仁川回家休養,所以沒有出城shopping。托Tom Ford活動的福,上星期才有機會重訪闊別多時的首爾現場考察一下。
我最初以為在這個稅款高昂的國家做時裝零售,唯一生機是把店面當showcase,讓那些少數沒空出國、迫不得已在此消費的本國人民,「硬食」稅金捱貴價買嘢,但真正的大生意其實是貨倉在外地的網店輸出,結果發現南韓最大型的兩家boutique,Boon the Shop,10 Corso Como Seoul,剛好都暫時沒有online shop。
弱勢波攻略
仔細再研究,我所看到這兒名牌店的活命絕招,我估啦吓,有以下兩個:
①大手買入最最當時得令的搶手品牌,比如Vetements最紅時,據說Boon the Shop入貨入得款多量又多,如果一個用大陸人術語所謂的「爆款」全球斷市了,大家仍知道可以去韓國幫襯他們,因為到時你也許已不介意蠢蠢地用貴一倍有多的價錢買入心頭好了。
②入一些「好靚但人哋冇」的貨,這個動作很難做到吧?美麗的東西別家店怎會不進貨呢?但事實上是可以的,很多店只想做生意,只照顧主流客人的俗品口味,一些真正好但只有少數識貨者識欣賞(又咁啱買得起)的款式,他們都不敢進又或者沒識見去進,如果你家buyer有這種本事買到這些款,客人便唯有幫你買,就算你貴120%也無法有怨言,鬼叫你獨家!舉個例,我今次唯一有首爾咬實牙根忍着貴價碌的卡,就是在Corso Como買的一件Hed Mayner,首先這個男裝品牌暫時還算冷門,有carry的店本來就不算多,就算肯入通常也只入幾個便宜又安全的款式,我買了的一件超oversized西裝,那個款那隻色那幅料那個碼……我不怕核突在現場花了20分鐘上網搜索過,又真的證實全球只得他們有,便只好捱着比平時貴1.2倍的天價磅水。而我便唯有催眠自己「因為別人沒有這件貨,所以它並不是別人的220% marked price的,而是本來就咁貴的」!即刻舒服少少。而這樣,大概也是韓國時裝可以做到外國遊客生意危危乎的一線生機了吧。
(此時一定會有人懶醒,叻唔切地來抽秤在下,又話全球得佢有,咁你又點知件衫貴過人1.2倍呀?唉~蠢人往往是最鍾意衝出來(此處為一個大於六小於八的數目字)的!咁我喺香港買咗呢個牌子嘅一件恤衫用咗4000蚊,同一件衫喺呢度我見到賣緊8800蚊港紙左右,咁你話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