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黃偉文
熱門文章
黃偉文
BUY ME A LITTLE SUNDAY
ADVERTISEMENT

黃偉文專欄:Y氏字典之「品味」是什麼?

28.07.2017

掹着「時尚界」的衫尾混了大半生,也寫了時裝專欄超過十年,居然沒有人訪問過我這條問題,也從未在文章中自開自解過:到底「品味」是什麼?

不肯定是靚新抱還是醜婦,總之你們就是我的家翁!拖了這麼久也是自揭底牌的時候了!

絕非Model Answer,因為我也不認為這題目有標準答案!更不是博士袍加身開班授徒,我有乜資格「教」你唧?不如當這個世界字典有一千本,各家有各家的學說,這只是「黃偉文式」的定義,歡迎shopping,啱聽就buy,唔中意的,可以過主。

重複一次問題:「到底什麼是品味?」

黃偉文式的答案:最簡單的講法就是,給你兩件(或以上)的同類東西,你可以分辨出哪一件更「好」的能力。

詳盡版呢,我覺得就這種欣賞能力,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或者三種功力的級數。

初級:如上文,就是俾兩樣嘢你揀,你分得出邊件好啲。

中級:分得出邊樣好啲之餘,仲講得出點解,分析得頭頭是道,言之成理。

高級:分得出好壞,講得出理由,還能旁徵博引,舉出歷代典故來鞏固論點。

換言之,三個階段就是:(一)欣賞能力,(二)分析能力,和(三)見多識廣的閱歷。

有(一)的人,可能憑天生的好直覺,所以未必也有(二);有了(二)有時也只是理性發達未必有(三)的實據支持,但最諷刺的是,有時一個具備(三)的人,即是見盡世間好嘢的人,居然也可以不分好歹,專揀核突嘢的,君不見好多從小活在靚衫靚車靚樓與偉大藝術品之間的富二代們,親自挑選的衣服打扮交通工具室內設計圖畫雕塑……以至朋友愛人,都令人覺得「唔係呀化,咁多嘢你揀,你居然揀呢個,有冇搞錯……」下刪問號3000個。

成精之路

所以修煉「品味」之路是好吊詭的,其實應是從(三)開始練起,再經(二)而取(一)的,即是先多看點東西,好的又看不好的又看,然後多聽別人說他們心中的好壞(揀啱聽的,學之;覺得勉強的離譜的,也記住,不要再犯他們的錯),從此你心裏便開始有個譜,才有(二)分析能力的基礎,內化了這種能力到一個揮灑自如的地步,你便練成(一)了。

但為什麼一個人的「品味能力值」偏偏是反方向的(一)(二)才到(三)呢?兩個可能,可能因為(A):某人的instinct(本能)很好,與生俱來不必任何修煉便能分出好壞的異稟,但你要他引經據典解俾你聽,又真是不學無術力有不逮,正如一級方程式冠軍未必分析得到飄移的物理公式,陳奕迅未必識教人唱歌一樣,不過如果是天資優厚的(一)要反過來惡補(二)(三),理論上是比較容易的吧;也可能因為(B):某人從(三)開始已夭折拋錨學壞師,永遠去不到(二)和(一),正如上文的「富二代」原理,不贅。

延申問題

好了,「品味」到底有什麼用呢?

到底這個世界通常是由有「品味」的人話事還是由沒有品味的人話事的呢?

如果答案是前者,為什麼那些「理論上」集合了大量「有品味人士」的「理論上」權威機構,有時都會推崇一些在品味上很具爭議性的結果呢?舉個例,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耐不耐也會頒出個令人噓聲四起的奧斯卡金像獎吧?

我的看法是:① 因為市面上有些權威機構是你想深一層其實沒有什麼可信性的「假權威」呀,② 因為即使是真有品味人士也有好多烏雲足以cloud their judgement呀,例如我有個「梅麗史翠普理論」,不過,今期時間不夠,我們下期續談吧。

(待續)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