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常規教育常被詬病過於「考試導向」,着重對錯和分數,少有讓年輕人自我探索及創作。如果以真實社區為課室,同學會否更加認識自己,進而踏出改變的第一步?
創不同協作(MaD)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 – “創不同”學院」相信人人都能活用所長,為社區創不同。團隊早前分別與兩間中學合作,設計不同主題的「在校研習室」,鼓勵學生以全新視角理解社區,發揮小宇宙!
起行!校舍外的在地教室!
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位於西灣河,鄰近街市、公園、海濱等多元化環境,適合各種雀鳥棲息。MaD團隊邀請了自然教育工作者陳燕明和文字工作者趙曉彤,為十五位中一至中四同學帶來「在校研習室:社區探索者|城市雀仔大冒險」課程。
相比起傳統的觀鳥教育,「城市雀仔大冒險」更着重同學與社區的連繫。同學們大都習慣「點對點」的生活,每日上學、放學、補習,然後回家,因而並不熟悉西灣河。負責是次合作的方老師表示:「日常課堂活動局限於校舍內,知識大多通過書本或短片傳授,學生較少走出班房,親身接觸學習的對象。」
由學生設計的學習體驗
課程另一重點是知識的轉化——同學不只是被動地接收資訊,更要跟廣大社群分享所學,鼓勵大家關注鳥鄰居。五組學生分別以樹麻雀、紅嘴藍鵲、小白鷺、夜鷺及黑領椋鳥等西灣河常見雀鳥為題,創作動畫、短文、紀念品、遊戲等迷你企劃。
過程當中,同學對「學習」亦有所反思。譬如樹麻雀組的昊謙及泓海認為互動性十分重要:「平時已經有大大小小的測驗考試,我們不希望以類似的方式將知識傳授予公眾。設計遊戲時需要考慮參加者的感受,難度要剛剛好,偶爾有些模稜兩可的陷阱題才夠有趣!」
在成果分享日,五組同學透過各自的作品,向其他學生及家長展示學習所得。在一次又一次的講解之間,同學們變得愈來愈熟練和自信,更主動討論如何改善互動體驗。
社區創變,從實地探索開始
除了「社區探索者」之外,MaD團隊又與位於大埔的香港教師會李興貴中學合作,在STEM課堂引入「在地研習室:社區創變者」。有見該校學生常常埋首苦讀,少與社區接觸,團隊邀請藝術工作者彭灼楹(Angel)和梁耀華(Fato)一同籌劃課程,以具藝術思維(artful thinking)元素的小練習熱身。同學們走進大埔四里及街市,以聽覺和嗅覺感受社區、記錄四周的圖形等等。在討論社區議題之前,更重要的是不帶批判與前設、純粹地觀察社區中的每事每物。
同學們在路上有不少發現:有人發現街市檔主反轉圓凳,套上膠袋,充當雨傘架;有人到店舖門前,數算購買膠袋及自攜環保袋的顧客人數;有人觀察街上的單車籃,竟看到其中一籃放着小盆栽,為社區增添綠意。
不容忽視的小改變
就着觀察所得,五組同學開始討論最想研究的課題。導師Fato和五位來自藝文界別的年輕共學伙伴(Buddies)引領大家搜集資料、構思力所能及的創意行動,例如在五金舖推行共享回收袋服務、以地圖和吉祥物介紹區內售賣黃豆製品的小店等等。各組又向其他師生和街坊介紹構思,根據收集到的意見改良計劃。
四個月的創變歷程之間,同學們展現出不少改變和突破。有人在參加計劃前對周遭事物不太關心,有天卻向共學伙伴分享近來留意到有雀鳥飛返林村河棲息;一位腼腆內斂的同學即使吃了不少閉門羹,仍「用盡勇氣」繼續尋找可合作的店舖;亦有向來置身事外的同學,找到發揮畫畫才能的機會,逐漸願意表達想法,甚至在週會台上向其他同學介紹其隊伍的構思。
一直與學生同行的伍老師見證了他們的改變:「不同於常規課堂,這裏沒有單一的答案。同學在計劃中擔當了主導的角色,自行發揮創意、一手一腳策劃自己的項目。除了與社區多了接觸,在溝通、解難方面亦進步不少。」
五位共學伙伴亦是與學生一同學習和成長的關鍵角色。共學伙伴之一的Jason分享道:「作為年輕藝術家,計劃對我的發展與創作有很大的啟發。平常的創作都是獨個兒進行的,這次我卻需要協助同學們一同創作,他們各有不同的特質,為創作加添不同的面向與風格。」
改變社區不一定要從政策或公共設施入手,讓同學踏出一步與社區連結、在參與過程中得到個人成長,亦是改變的一種。這些微小的改變種子,往後或會種出花海,讓社區變得不一樣。
MaD將於四月十日至二十三日期間在將軍澳廣場中庭舉行「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 – “創不同”學院結業展」,展出在校研習室的成果,同場亦會發布“創不同”學院另一項目——「將軍澳,可以這麼說」參加者編寫的將軍澳地方指南。展覽期間,同學們會在西灣河及大埔主持「社區項目巡禮」,帶大家親身體驗各個創意企劃。詳情及報名可參閱結業展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