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巴西不少球星都是黑人,例如一代球王比利,但同屬南美足球強國的阿根廷卻好像沒有黑人球員?阿根廷球星美斯的血統是甚麼?他的好友巴西隊長尼馬的血統又是甚麼呢?世界盃即將開鑼,是時候從「一個種族問題」開始,去探索足球上的「種族問題」。
今屆世界盃在卡塔爾舉辦,當地人權成為國際焦點,外國不少傳媒開始關注,當地建築外勞不尋常的高比例死亡率以至當地嚴苛的針對同性戀或性別多元人士的法例,包括最高可判同性戀者死刑。部分有份參與這屆世界盃的球員反而希望藉這個機會,表明反對任何針對種族和性別的歧視。世界盃應該一如參與國的國旗一樣,擁有多樣化的色彩。
回到文首的問題:為甚麼巴西不少球星都是黑人,但同屬南美足球強國的阿根廷卻好像沒有黑人球員?
這個問題,簡單地答,就是巴西黑人人口比例更高(黑人佔整體7%,另混血估計佔整體六成),而阿根廷黑人人口比例低得多(佔整體約0.4%)。再深入一點地答,巴西人普遍膚色較深,是因為原居民(或稱印第安人)、歐洲白人和從非洲被拐賣到這裏的黑人及其後代,混血之後,成為現在大部分巴西人。在巴西,在日常生活中,沒有人深究你祖先來自哪裏,因為太遙遠,有太多可能性,亦沒有太大意義。兩個皮膚較深的巴西夫婦結婚,生了一對子女,兒子外貌可能偏向黑人,女兒則可能長着金頭髮和白皮膚,看起來跟歐洲白人一樣;這樣的事,在巴西並非不尋常。至於阿根廷的黑人比例為何特別低,原因是,好多年前,在當地殖民的白人訂定了一條政策,就是所有黑奴進入阿根廷後都會成為「自由人」,此例一出,那時的奴隸販子為了保障自己的「黑奴財產」,只好遠離阿根廷。然而,阿根廷這個政策是安着好心嗎?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政策之訂立,不是為了解放黑人,而是為了維持歐洲裔白人的人口比例。
時至今日,阿根廷因為國內人口多是歐洲白人後裔,所以國家隊裏幾乎沒有黑人球員,不過,法國隊去年奪得世界盃冠軍,隊中就有十五名黑人球員,包括目前球壇身價最高的麥巴比。黑人佔據法國隊大半席位,是否代表歧視不存在?另一項數據可以告訴大家,歧視似乎並未消失。過去十年,在歐洲職業足壇,高級管理職位只有0.6%由少數族裔擔任。上屆世界盃三十二支球隊之中,只有一名黑人教練(執教塞內加爾);今年情況稍好,有三位黑人教練。
種族不應是問題,卻依然是問題。在英超和其他歐洲聯賽賽場,部分觀眾對深膚色球員發出裝扮猴子的叫聲,屢禁不止。
至於阿根廷球星美斯血統是甚麼?據報道,他的父系和母系分別來自西班牙和意大利,所以從這記載來看,他是歐洲白人後裔,擁有白人血統。他的好朋友、來自巴西的尼馬,膚色較深,以外表估計,應該擁有混血血統。可是,血統在足球世界裏根本不重要,在膚色上,美斯和尼馬不同,在國籍上,美斯和尼馬簡直應該算是宿敵,但是,無論在球會巴塞隆拿或是巴黎聖日耳門,他們合作無間,心有靈犀,簡直就是《足球小將》現實版的戴翅偉(大空翼)和麥泰萊(岬太郎)。足球世界裏,真正的球迷,更喜歡看的是球技、鬥志和團隊精神,而不是膚色和種族。結論仍然是:比利是比利,美斯是美斯,足球是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