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行為洞察實驗】的士司機五大健康惡習 你中了幾個?救救的士大佬的飲食習慣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基層醫療.行為洞察實驗】的士司機五大健康惡習 你中了幾個?救救的士大佬的飲食習慣

01.02.2023
梁俊棋 部分圖片由賽馬會“創不同”社會創新實驗室提供
「係咁㗎啦」成為的士大佬的常用詞;香港人無奈接受現實慘況時亦唯有用這句充滿哲學味道的語言來「拯救」自己。

「日日健康實驗室」團隊走訪大角咀區內的孤獨長者,引用了「社會處方」進行實驗,探討社區的非醫療資源能如何連結,以助提升長者健康的可能性。

今次,團隊選定了另一批實驗對象:的士司機。

的士司機:「你睇我邊忽健康?」

某日,深夜凌晨一點,實驗室團隊成員走到深水埗街頭,「野生捕獲」了一名年屆退休之齡、正捧着一盒乾炒牛河狼吞虎嚥的的士司機,他拋下一句,言簡意賅地道出了行業的辛酸:「我哋全部都唔健康!你睇我哋日日食發泡膠(意指飯盒),邊忽健康?」

事實上,以高齡(六十至六十九歲羣組,佔持的士駕照總數約43%)、男性為主的的士業界,是面對疾病風險首當其衝的一羣。二○二一年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整駕駛人士的體格證明機制,反映人口高齡化可能對道路安全構成威脅;此外,經風險模型預測,本港三十至七十四歲男性,在未來十年患有心血管疾病者的比例將高達29.1%,而女性只有5.1%。

全港約有四萬六千名活躍的的士司機,他們是醫療和職安體系下的弱勢羣體。
全港約有四萬六千名活躍的的士司機,他們是醫療和職安體系下的弱勢羣體。

全港約有四萬六千名活躍的的士司機,他們是醫療和職安體系下的弱勢羣體。因為自僱性質,他們面對以下問題:沒有僱員福利、保險保車不保人、職安健條例不涵蓋的士業界。加上一般社區組織多以長者、婦女及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除非是屬於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否則,的士司機可說成了「健康服務的遺民」,沒有針對他們這個羣體的健康服務。

隨着人口高齡化及慢性病患者持續增加,近年社會呼籲發展基層醫療健康之聲不絕。基層醫療(Primary healthcare),是指醫護過程中的首個接觸點,推廣小病小痛可在社區治理,以及所有人提高「治未病」的意識。此外,基層醫療亦講求為市民提供平等及全面的服務,着重公平分配醫療資源,以達至人人健康的目的。

政府早前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提出在社區層面全面應對市民健康需求;當中的「醫社合作」(「社」代表社區為本),更意味着將會出現非醫療專業人士的參與。那麼,就着的士司機的職業健康問題,未來會否有更公平和全面的支援?非醫療專業人士又能如何參與?

以下這一個關乎的士司機健康的實驗故事,或能幫助大家有多一點願景和想像。其實,在基層醫療並未紮根成長的年代,誰又不是某種意義之下的「弱勢」?誰又不是某種意義之下的「遺民」?

 波仔:揸的士三年,每晚都貼一塊止痛膏藥

三十三歲的波仔,在的士業界內算是年輕力壯的一員,他入行短短三年,雖未捱至五癆七傷,但已經換來了一個肚腩、十幾廿磅脂肪,和長期頸痛。

當早更的他,比同行搏殺。每天清晨未到五點,他已經載着第一位乘客,由深水埗去到荃灣,「那乘客做麵包師傅,年中無休」;第二個乘客,是每天準時在街角出現的菜檔阿姐,由荃灣去將軍澳……

每日挑戰人體極限    忍尿忍食    無所不能

一大清早,他在大街小巷來回穿梭,正感到「人有三急」,驅車前往附近公廁之際,軚盤上方的手機屏幕一閃,有乘客在「的士app」落了柯打,「由上環到天水圍」。他決定先「應機」接單。抵達天水圍落客後,以為「沖廁」在望,一支出九龍的「靚旗」又來「打尖」,結果——他在港九新界兜了一大個圈,才有時間「解決」。

「開工時會減少喝水,避免經常上廁」波仔似乎經已練就一套挑戰人體極限的「絕活」,除了上廁能一忍再忍,午餐亦可食無定時;不止於此,許多時候為趕接下一單生意,他會在車內吃外賣,「揀多汁的炒粉麵飯」,數分鐘內,他三扒兩撥,又再踩下油門載客去。

下午四點三,波仔已經開工接近十二小時,他駛進一條小路,準備收工前打掃車廂。當他雙腳着地之際,突然感到異常腳痺,「對腳『屈』喺車廂內太耐,血液不流通。」對此,他不以為然,趕快從車尾廂取來清潔工具,抹車,擦地墊,再蹲下來「省軨」。

「這是全日最大的運動量。」

從歷奇教練到一個肚腩    只需要一部的士

入行前,波仔是一名歷奇導師,經常帶領學員行山、攀石和露營;他更是業餘龍舟隊隊員,每周進行兩次訓練,練得一身強健體魄。

後來,自感工作發展和收入到了瓶頸,便轉投的士行業,「這份工作較自由,亦能多勞多得;況且除了駕駛的士,我再沒有其他工作技能了。」

他坦言,現時除了收工抹車,就只有走路回家的數百步「運動」,「開工要一眼關七,收工就好累,要趕返屋企倒頭大睡。」而睡至晚上八點,他便會起牀吃晚飯。他媽媽煮的飯,有菜有肉,「她怕我餓,煮很多」,他不想翌日變隔夜餸,總是盡量吃光;夏天的時候,還會喝兩三罐啤酒,唞一唞涼。

如是者,入行三年間,他的體重由一百四十磅增至一百六十磅,「還多了一個肚腩,成個人好圓。」

波仔的龍舟教練,要求他每周跑步五公里,以往他能應付自如,現在跑了一半就想放棄,「肥咗,跑得辛苦,跑完步會腳痛。痛楚令人卻步。」

體能轉差了,接連又出現頸痛,他把頭向上一仰,再左拎右拎,始終沒法擺脫痛楚。他看中醫,醫師說,他的頭部經常向前傾,頸部長期受壓,引致頸椎勞損。

「做了針灸和拔罐,之後又再痛。」要根治問題,他心知肚明,必需改善姿勢,可是,「似乎好難,平日開工,一眼關七,頭不自覺就會前傾。」

他的夜更拍檔在駕駛的座位上放置腰墊和頭枕,他以前覺得實在多此一舉;直至最近,他身體發出警號,開始每晚都要在頸上貼一塊膏藥止痛。他這才猛然記起,拍檔之前經常苦口婆心對他說:「你仲後生……遲吓就會明白,做到傷晒,會有幾麻煩!」

作為的士司機  我們有幾健康?

 1) 陳先生  (約50歲,夜更)

身體狀況:腰痛、肩頸痛、患有椎間盤突出、有胃脹問題。

飲食習慣:茶餐廳的餐牌有什麼便吃什麼;難找廁所但堅持多喝水。

運動習慣:少運動,若有時間會選擇多和家人相處。

對健康的看法:做的士司機多數不健康,腰、頸、胃,多數有問題。

2) 李先生  (53歲,日更)

身體狀況:有一輪需要大量喝水,發現患有糖尿病。

飲食習慣:以前常愛吃蛋撻,患糖尿病後少吃。

運動習慣:每天堅持做45分鐘運動,例如踏單車。

對健康的看法:的士司機坐得太耐,筋骨會有問題,食無定時,很多人胃痛。

3) 橙汁哥 (化名,約65歲,車主,無特定更次)

身體狀況:患有心臟病,做過兩次通波仔手術,第一次手術後,就去買長腳蟹和太太一齊食;家人經常勸他戒煙,每次戒煙都失敗。

飲食習慣:最享受每天食飯時間可以吃到美食,以及見到志同道合的「豬朋狗友」。

運動習慣:較少運動

對健康的看法:健康的食物,不好食;不健康的食物,食得開心。開心就等於健康。

4) 老五 (化名,60歲,日更)

身體狀況:駕駛的士30年,有肩頸勞損、手關節痛;收工後十分疲勞、沒精力約朋友、影響精神健康。

飲食習慣:早餐吃菠蘿油或腿蛋治,飲奶茶(落糖);午餐吃乾炒牛河,配熱檸茶(落糖);晚餐太太煮飯。

運動習慣:較少運動

對健康的看法:保險保車不保人,的士作為自僱人士,沒有保障。

實驗成員跑到的士大佬出沒的茶餐廳,睇下有無計仔。
實驗成員跑到的士大佬出沒的茶餐廳,睇下有無計仔。

搵食大過天   健康放一邊?

每天,波仔有一件例行公事。他在收工時,會打開車頭蓋,檢查引擎機件,為水箱加水。他不諱言,租用的的士車齡高,要注重「搵食架生」的保養,這比自己的健康更重要。

事實上,像他那樣出現職業勞損的同業大有人在。職業安全健康局於早年的研究已指出,本港近半數職業司機出現健康問題(48%),當中以肌肉骨骼不適為主,其次為高血壓、腸胃或消化系統疾病及神經痛。

這些健康問題可以解決嗎?還是,的士業界作為醫療和職安體系下的弱勢羣體,就要接受現實:食得鹹魚抵得渴?

早前,本地一些先導計劃已悄然展開。賽馬會“創不同”社會創新實驗室(JC MaD Social Lab),開展了「日日健康實驗室」計劃,其中選定的士司機為實驗對象,嘗試從用家角度,思考如何在社區推動基層醫療健康,並透過非醫療形式介入的實驗,探討如何善用及擴建社區資源和網絡,讓的士司機改善生活習慣,從而提升健康。

實驗室的其中一個焦點,便是引入近年在外國興起的「行為洞察(Behavioural insight)」。簡單而言,「行為洞察」就是研究人類如何作決定的一門科學,用來幫助政策或服務的設計和規劃,其特點是順應人類的行為模式,透過其他細微改變,推動人類行為的改變。

的士司機五大健康惡習   打工仔個個都「中招」?

實驗開始的時候,實驗室成員要進行密集式落區,走訪深水埗黃竹街、九江街一帶,的士司機在交更或用膳時經常出沒的地方,例如街道旁的泊車位置、茶餐廳外的公共空間等,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健康狀況。

「 你好,我哋做緊關注的士司機健康的研究……」

一位的士司機即時耍手擰頭,「年紀大咗就會(周身病痛)㗎啦,同我揸車無關」;亦有不少司機覺得實踐健康生活根本是天方夜譚,「係咁㗎啦,唔係可以點啊」,「 多餘啦,無得救㗎嘞!」對於的士司機的反應,背景是政策研究的實驗室成員許芷晴感到始料不及,「預期的士司機會大吐苦水,一下子覺得實驗無從入手。」

不過,她還是堅持繼續落區,收集資料,並和成員進行密集討論。她推想,的士司機可能認為向外披露自己的健康問題,會有損他們的陽剛形象。她同時認識到,部分司機其實並不了解生活習慣所構成的健康風險,「譬如十居其九都不了解何謂『三高』。」

實驗團隊按照訪談結果,最後整理出的士司機常見且對健康構成潛在風險的五個生活和工作習慣:一、久坐不動/缺乏運動; 二、食無定時/飲食不健康; 三、休息不足;四、 成癮習慣(食煙飲酒);五、工作壓力大。

「係咁㗎啦」 除了轉行    別無他法?

團隊並將司機分類為「退休派」和「搏殺派」。

「退休派」:相對高齡,開工時會定時下車休息,並實踐各種養生方法。本身是見習民間項目策劃人的成員蕭竣舉例,一位入行三十多年的彭師傅,每天都會在家中自製新鮮果汁,定期按摩,紓緩三高和腳痛;還有老行家陳師傅,七年前開始每天做運動,「因為看見愈來愈多同行『走路時彎起腰』,擔心自己也會有同樣問題。」

「搏殺派」:相對年輕,有養家壓力,開工時分秒必爭,「做緊嘢邊有得落車唞呀!」、「唞?你養我呀?」,並指「會去排的士站,一邊休息一邊等客」的同行,大多數是退休後以工作「打發時間」、「賺少許茶錢」的司機。他們亦較少運動,「做運動唔會有糧出」,因此經常腰痠背痛,或隱然知道身體可能有些問題,打算「大病『入廠』時才一次過搞。」

團隊認為,普遍的士司機對改善生活習慣,存有強烈的無力感,「有司機形容這是『死症』,只有『轉行』才能解決,但『轉行』不可行,因為已經『上咗年紀』,難以找一份新工作。」成員蕭竣說。

總括來說,普遍的的士司機認為,「要搵食就唔好講健康」。

對此,團隊開始費煞思量:「健康與賺錢必然是二元對立的關係嗎?即使要維持生計,改善健康不也是滿足家庭責任的先決條件?」「怎樣能協助的士司機,打破這種迷思?」「但是,改變思維是一件好遙遠的事……」

他們於是參考「行為洞察」理論,當中的一個重點——着重改變人的行為,而非人的意識和信念的原則。團隊決定,從改變的士司機的行為入手。

「行為洞察」威力大:信上加一句   收返20億港元

所謂「行為洞察」,就是研究人類如何作決定的行為科學,根據這個理論,人類作決定受到環境和人等因素影響。換言之,只要了解人的行為傾向,就能以一種微小、「輕推一把」的方式介入,從而改變人的行為:例如住所附近設有健身空間,就可鼓勵更多人做運動,環境更舒適,就可以吸引更多人步行上班。

英國曾在各個政策範疇進行「行為洞察」測試,例如鼓勵繳稅、安裝節能裝置以及增加市民運動量等。其中一個案例,是在給拖欠稅款的信件附加一句「十分之九的人都按時繳納了稅款」,結果成功收回2.1億英鎊欠稅。目前,超過136個國家在制訂公共政策時已把「行為洞察」這門科學納入其中。

怎樣改變的士司機的行為?實驗室成員首先梳理的士司機在實踐健康行為背後的障礙。其中,缺少運動的主要阻力,是源於他們駕車需要保持專注,難以離開座位進行運動;下班後,亦因疲累而欠缺動力。「因此,我們構思過『的士操』,教授一些拉筋運動,但落區訪談時,司機大哥話咁樣唔work,佢哋亦不喜歡被人教。」成員許芷晴說,行為洞察理論強調「輕推一把」,若在司機日常生活中加入一個「的士操」,是門檻較高的做法。

團隊再分析的士司機在飲食習慣上的障礙:絕大多數外出用膳;為盡快回到工作崗位繼續「跑數」,以及避免「抄牌」,點餐時都以便宜、方便為主,結果選擇單一,甚少考慮健康。「他們對健康菜式亦有不少誤解,有人認為咖喱飯入面有薯仔,『都有菜呀』;又有人認為肉餅相對清淡,不知其脂肪含量高;亦有不知免治牛肉是加工牛肉。」成員蕭竣說。

那麼,何不在他們慣常用膳的餐廳入手?

實驗雛形之一:從專屬餐牌與加購水果開始

團隊參考政府推行多年「有營食肆計劃」,留意到二○一六年的《行為風險因素調查》指出,大約四分之三(76.3%)有聽過有「營」食肆的受訪者中,大多數(86.1%)在被訪前三十日都沒有光顧有「營」食肆。按此,團隊決定以的士司機常光顧、位於深水埗的三間餐廳作為介入點,邀請餐廳合作,為司機提供健康飲食選項。

「老闆,可否將『現有菜式』調整至營養師建議的『3+2+1』膳食比例(三份粥粉麪飯等碳水化合物、兩份蔬果、一份肉類),作為的士司機的『專屬餐牌』?」團隊向合作的餐廳問道,卻沒料餐廳老闆表示會「搞到廚房佬」和「擔心客人唔鍾意」。「因為平日廚房好忙,廚房佬好唔鍾意跟住一啲比例去煮嘢食;反而,現在好多人叫少肉少飯,廚房都係照做,彈性處理食客要求則無問題。」成員許芷晴說。

於是,為了減低餐廳的行政負擔,團隊進行的「餐牌實驗」只從原有餐牌中挑出比較健康的菜式,再設計「的士司機專屬餐牌」,以協助司機更容易作出健康的選擇;合作餐廳「海記」的老闆亦願意把價格調低三到五元,增加吸引力。其後,團隊又發現,每天轉換的「是日精選餐牌」,較多食客揀選,於是改變策略,印製「健康之選」、「廚師推介」等貼紙作為標示,方便老闆自行貼上。

鼓勵的士食客加購飯後水果
鼓勵的士食客加購飯後水果

「輕推」作用大    餐廳老闆娘和樓面姐姐好重要!找出「關鍵傳達者」

 此外,團隊亦進行了一個「水果實驗」,鼓勵的士食客用五蚊加購飯後水果。在水果實驗中,第一個實驗方法是在合作的餐廳張貼上加購水果海報;同時利用「的士司機專屬」等字眼吸引注意;第二個實驗方法,則在餐牌後面印上健康水果冷知識,以提高加購水果的意欲。實驗初期,提供加購的水果有蘋果、橙。那天晚上,合作餐聽「海港」門外的露台茶座,坐滿了下班交更,或開工中途晚飯的的士司機。他們埋首吃着碟頭飯,對加購水果似乎興趣不大,「屋企都有買橙,飯後食成個橙太飽」、「要搣橙好唔方便」、「五蚊太貴」。團隊於是調節水果分量,引入「細細粒」又容易食的藍莓、車厘茄;同時將價格減至三蚊,結果,水果實驗試行了兩星期,銷路稍見起色。

特別的是另一間合作餐聽「洪興」,水果銷路居然一枝獨秀。成員探究原因,得知「洪興」樓面姐姐和老闆的女兒見水果賣不去,便取來試食,一試,味道甚佳,於是向的士食客大力推銷,「啲生果甜㗎!」只是這樣,司機加購水果的人數大增。

團隊恍然大悟,司機決策時的溝通對象「傳達者(messenger)」,原來是影響行為的關鍵。團隊遂再次向其他兩間合作餐廳解釋實驗理念,並宴請「海港」老闆娘和「洪慶」樓面姐姐食水果,「藍莓真的好甜!」「海港」老闆娘廖太試食後,亦樂意向顧客推薦。

結果,「加購水果」在三個星期的實驗過程中,賣出四十一份水果,團隊進行檢討,總括當中涉及許多不同因素,包括:需要計及商業價值,例如「健康」在這裏不是太具吸引力的賣點,又例如餐廳人手緊張,未必能兼顧推介健康餐飲,廚房也不太願意增添額外工作。至於餐牌的銷售量,在兩星期的實驗只有兩份賣出。團隊發現,雖然負責在廚房烹飪的老闆十分支持這項實驗;但負責樓面落單的人,卻對實驗有保留,由於「關鍵傳達者」失效,實驗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雖然實驗成效不算顯著,但得出了重大的發現:實驗以「人」為本、「傳達者(messenger)」的角色,將會是推動政策和行為改變的關鍵條件。

實驗雛形之二:防患於未然  推動健康風險評估

香港基層醫療主張要「及早辨別健康問題」,即在症狀出現前及早發現疾病。然而,根據二○一四至二○一五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書》,只有37.6%的人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落區訪談期間,成員發現不少司機往往是在遇到交通意外到醫院就診時,才發現自己患有長期疾病。因此,團隊認為需要推動司機進行身體檢查,讓司機能夠及早發現患病。

一位老行尊說:「好多司機以為自己好似部車咁,有咩事,仲有入院大執一次嘅機會,但其實早排有兩個行家,一個五十七歲,一個五十九歲,無啦啦心臟病發就過咗身。」

團隊再梳理司機缺乏定期身體評估的行為障礙:一、不知道坊間有免費健康評估服務;二、本身有定期醫院覆診,認為兩者服務重疊毋須額外進行身體評估;三、認為沒有病痛則不用做身體檢查;四、指出目前預約的流程繁複。

實驗團隊決定與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DHC)合作,邀請DHC特地為司機預留一定數量的時段,讓司機在DHC接受健康風險評估。

團隊成員蕭竣(左)向「海港」老闆娘廖太(右)解釋實驗理念。
團隊成員蕭竣(左)向「海港」老闆娘廖太(右)解釋實驗理念。

跨界實驗     找出基層醫療新方向

經過一系列的介入,包括設立WhatsApp預約系統、張貼海報、派發宣傳單張,以及落區設立攤位,團隊最終接觸到逾百位司機,其中有十七位司機預約了健康風險評估服務,當中又有超過一半是通過外展攤位進行預約的。團隊發現,影響司機作決定的關鍵是「現有關係」,有人在攤位登記預約,再通知和游說同業,比陌生人的宣傳更為有力。

因此,團隊再次確認,關鍵傳達者(key messenger)在實驗中擔當重要角色。

目前香港的健康服務,大多以單向式的宣傳和教育為主,鮮有從行為科學方式設計服務及制定政策;而今次的健康實驗,帶來了什麼新視角?

「雖然在有限時間中,未能得出量化而實質的結果,但團隊透過『行為洞察』,辯證了找出關鍵傳達者(key messenger),能對市民行為帶來影響。我們建議,未來的基層醫療政策可多嘗試應用此科學方法,設計以人為本的服務策略,協助市民改善健康。」Social Lab成員區婉柔說。

她續說,是次實驗團隊提出改變習慣可以從行為入手,這需要不斷觀察、實驗和改良,才能找出關鍵的切入點,為健康行為的改變帶來新的可能。「要推動以人為本、可持續的基層醫療健康,需要政府投放資源同試驗的空間;亦需要所有人一同跳出框框,進行跨界合作。」區婉柔說。

「日日健康實驗室」  與不同界別合作

賽馬會“創不同”社會創新實驗室(Social Lab),是非牟利慈善機構創不同協作(MaD)旗下的項目,致力以創新精神回應社區內不同議題,推動社會改變。是次探討基層醫療議題的「日日健康實驗室」,實踐跨界合作理念,成員來自十多個專業範疇,例如公共政策、人類學、傳播、戲劇教育等,招募的有志者當中,包括藥劑師、醫科生、護士、軟件工程師和民間項目策劃人。合作機構則包括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健康風險評估協力)、新加坡「行為洞察小組」(研究顧問)、推動基層醫療的「醫護行者」(研究協力),以及三間引入實驗餐單及水果的食肆。

「山腳對談:試着前行」講座

賽馬會“創不同”社會創新實驗室,邀請新加坡行為洞察小組總監Serene Koh博士分享以「行為洞察」協助制訂公共政策的經驗。

日期:2月25日

時間:2:20pm

詳請及查詢:IG:jcmadsociallab / 3996 2701

協力:區婉柔、葉婉荷、袁穎藍及盧兆恆@賽馬會“創不同”社會創新實驗室、許芷晴、蕭竣

梁俊棋 部分圖片由賽馬會“創不同”社會創新實驗室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